“孔府”的介紹

孔府 又稱“衍聖公府”,位於曲阜東華門大街1號孔廟的東側,是孔子嫡長孫居住的府第。孔府始建于宋金時期(西元12∼13世紀),明洪武十年(西元1377年)建府於今址。孔府是典型的封建貴族地主莊園,占地面積約4.9萬平方米,有各類樓房廳堂共480餘間。孔府是孔子嫡孫的官署,孔子嫡孫一向以“禮門義路家規矩”相標榜,格守詩禮傳家的祖訓;建築也受到儒家禮儀的制約,留下儒家宗法制度與倫理觀念的烙印。孔府沿用中國傳統的前堂後寢制度,前堂部分有官衙、東學、西學,供處理公務、會客之用,是對外活動的場所,後寢部分有內宅、花廳、一貫堂、是家族生活的場所。建築功能分區明確、排列井然有序。建築群設計遵循禮教與宗法原則,把一系列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築物有主次、有次序地進行排列。建築群中貫軸線,左右對稱,成三路佈局。中路為孔氏宗子衍聖公所後,東路一貫堂為次子所居,居中為尊。體現了宗子的尊貴地位和宗子與非宗子等級與地位的差別。中路官衙、內宅界限分明,體現了男女授受不親,內處有別。軸線上。正房與廂房,中門與邊門,體現了主人與下人的尊卑差別。建築物的名字也打著儒家思想的印記,“一貫堂”、“忠恕堂”、“安懷堂”等既讚揚孔子的忠怨思想和使人安樂的政治理想,又顯示孔子嫡孫努力仿效的決心,“東學”、“西學”,既讚揚孔子創學設教的功績,又表明孔子嫡孫繼承詩禮傳家、好學重教傳統的態度。

孔廟、孔林、孔府建築群凝聚了歷代建築的精華,極具建築藝術之美。同時在建築的佈局、規劃和裝飾等方面,也反映出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它們不僅是名聞天下、內涵豐富的文化類遺產,同時還擁有大量有價值的自然遺產。“三孔”內生長的17000余株古樹名木不僅見證了“三孔”的發展歷史,同時也是研究古代物候學、氣候學和生態學的寶貴素材。

●文化遺產價值:

規整的建築,藝術的寶庫

現存孔廟占地327.5畝,建築物466間,前後有九進院落,縱向軸線貫穿整座建築,左右對稱,佈局嚴謹,氣勢宏偉。前三進院落佈置導向性建築物,如門或牌坊。第四進院有一座三重簷的高閣奎文閣,其中藏有歷代皇帝賞賜的圖書。第七進院落中有“杏壇”,據說是孔子生前講學處。孔廟的主殿大成殿高31.89米,寬54米,進深34米。廊下有28根龍古柱,沒根石柱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雲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生動,是罕見的藝術瑰寶。孔廟中還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畫像磚,是研究中國古代書法和文化藝術的寶貴資料。

孔府是衙宅合一,園宅結合的範例

孔廟的東側是孔府,是孔子嫡長孫世襲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經歷代不斷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占地200餘畝,有房舍480餘間。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 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佈局別具匠心,可稱園林佳作,也是園宅結合的範例。孔府藏有大量的歷史檔案、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貴。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