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因何得名?

南宋皇朝傾覆之際。幾十萬南宋軍民乘船長驅到達澳門一帶,有的踏上這片半島汲取淡水、尋找食物,有的更將這片荒僻地辟成藏身之所。召集澳門半島上名為"永福古社"的沙梨頭土地廟,便相傳邕建於南宋末年。大約在南宋末年至元初,澳門半島上的望廈、(蟲右加豪)鏡等地,已是定居的居民點了。

在明成化年間,由居澳的福建莆田、泉州以及廣東潮汕等地的居民集資,興建媽閣廟。 始建時的媽閣廟,位於娘媽閣,初名海覺寺。媽閣廟歷史逾五百年,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與日本人先後來華,他們都是利用澳門作為同中國通商的門戶。初來時,在媽閣廟處登陸,葡人因此稱澳門為“馬交”(MACAU),日人則稱之為“阿媽港”。實為閩語娘媽的一音之轉而至。

明朝史書,叫做“蠔鏡”(濠鏡),此後還有“濠江”、“海鏡”、“鏡湖”等多個別名。大概因四、五百年前,本地蠔產豐富,南北兩海灣,水靜灣圓,有如明鏡也。後來又稱作澳”。澳,泊囗;外國船隻停航寄泊的地方。”諸番求蠔鏡為“澳”,故稱“蠔鏡澳”。地屬香山縣,亦稱“香山澳”。至於今名”澳門”,其由來則有多種傳說,一“門”是中國內河通往海洋的海峽總稱,本地內港的媽閣廟,隔海同灣仔的銀坑相望,形成海峽像門;一說本地南面對開的乙水仔、小橫琴、路環、大橫琴四島離立對峙,海水貫流其間,成十字門狀,所以亦有“十字門”之稱;又有一說本地南臺山(媽閣廟山)和北臺山(蓮峰山),兩山相封成門。總之,既是澳,亦有“門”,便稱澳門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