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贛州旅遊“中國第一宋城”

這回來到贛州才發現它還真不簡單,竟是江西省保存文物古跡最多的城市,而且本身就是中國唯一倖存的宋代磚城,故有宋城博物館之稱。
郁孤台不高,三層的唐代樓臺,掩映在翠綠叢中,乍看並不特別引人注目。
只是上得台來,看見古今許多名人題詩留字,才曉得鬱孤台絕不單薄。
最叫人上口的是辛棄疾的《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宋朝愛國大詞人的情懷不易領會,下得鬱孤台所倚的賀蘭山後,卻不難明白章江東流與貢江匯合成贛江後的浩浩氣勢。
我們走在古城牆上,導遊說這是宋代的遺址,章江水就在離牆不遠處緩緩流淌。

“現存的古城牆,有三公里半,也還保留有兩個完整的炮城。”

我們走不遠,便來到江水匯合處,抬眼贛江就在前頭如萬馬奔騰向北流去,據說在500公里外的吳城鎮,它就會注入鄱陽湖。
八境台炮城果然是犀利的軍事工程,居高臨下的大炮,相信能給攻城者帶來很大的威脅。難怪導遊剛才在郁孤臺上彭德懷題字處,便講起這位紅軍著名將領當年的一段憾事。
“1932年,彭德懷擔任前敵指揮,陳毅負責後援,奉命攻打贛州城,準備把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搬進這個城市。
“贛州城三面臨水,城牆高堅,易守難攻,向來就有鐵贛州之稱。紅軍8次攻打贛州,全都無功而退,彭大將軍率領的那次,死傷還很慘重。”
據說,贛州是直到1949年才解放的。難怪,其後彭德懷得以瞻仰古城時,要不勝慨歎。

富麗堂皇的八境台

宋朝時建的八境台也是三層的樓臺,但是卻要比郁孤台高出11米,規模大得多了。
看它斗拱飛簷,畫梁朱柱,琉璃瓦屋頂,屋內有藻井彩繪,溢彩流金,果真華麗堂皇。
最難得的是,上得台頂可見三江水淼淼,贛州古城的主要景觀就在眼界之內。
在八境台下的古城牆上,導遊非常熱心地為我們指出那一塊塊造於900年前的城磚,上面竟都刻有文字。
“據統計,刻有不同內容的銘文城磚多達521種,歷代遺留的都有,就像一部歷史巨著。”
不過,最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古城風貌,還是那一道橫亙貢江的浮橋。

100條船架成的浮橋

導遊說,直到1985年,贛州還保留有兩宋年間前後架設成功的三座浮橋,目前只保存了最長的建春門浮橋。
“這橋長400米,寬5米,900年前便沿用至今。”
我們看這浮橋,原來是用了許多木船串連起來的,船上鋪了木板,行人或推腳車或挑擔子,就從這裡過江。
橋很穩,也夠寬,信步而過,江面和兩岸景色都不易錯過。

橫亙貢江的浮橋

從古城牆這裡過江,對岸就是虎崗。蔣經國結束了在蘇聯12年的流離生涯回到中國後不久,蔣介石就派他來這裡磨煉。蔣經國在贛州主政多年,推行新政,也推廣新生活運動,給贛州人民做了許多好事。1943年,他在虎崗臨江建了新村,收容一千多名兒童,其中多數是抗日戰爭時期淪落街頭的難童。
導遊說,老百姓現在還記得,“蔣青天”當時便常推著腳踏車過浮橋。
中華兒童新村的舊址,是一群錯落排列的民房。有一棟蔣經國住過的兩層樓房子還保留著,名為“慈廬”,已成為旅遊景點。

江南第一石窟

贛州城外還有一個講究歷史的風景區,那是通天岩。
通天岩是一座山,雖不高,占地卻很大,一個山頭連著一個山頭,走半天也只能挑著幾個景點遊玩。
這裡最著名的古跡,是唐宋兩朝遺留下來的358尊菩薩和羅漢造像,還有北宋至民國的題刻128品,是江南第一石窟。這些摩崖石雕和題刻,造型生動,藝術水準高超,尤其處於岩深谷邃、樹木參天的幽美環境裡,的確令人留連忘返。
不過,通天岩最令我刮目相看的是,今人在丹崖絕壁上正在進行的許多藝術創作。我留意到,有好幾名福建惠安地區的石雕師傅,已在這裡留下好些巨大的佛像造型。
正是,當代的藝術家也一樣可以為後人在大自然裡創造藝術財富!

歷史文化名城

今日的贛州城,還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城區街道的綠化環境,使人不相信那只是江西省南部的一個小城市。
我在舊城區的古街道漫步時,不經意地察覺到大街小巷都是那麼乾淨,地上幾乎沒見一張紙屑一片果皮。
這回到贛州的最大遺憾,是未能到西華山參觀世界最大的鎢礦井,據說那礦井猶如地下迷宮……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