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臺灣桃園市

桃園市位於臺灣島的西北部,地處桃園臺地上,因建有著名的桃園國際機場,而稱為臺灣的“空中大門”。
桃園市原名“虎茅莊”、“桃園仔”,為高山族(平埔人)南嵌四社。鄭成功治理臺灣時期隸屬天興縣。日本侵略者佔領時期初屬臺北縣,後設桃園廳。臺灣光復後,1950年設鎮,並作為桃園縣縣治,1977年由鎮升格為縣轄市。
桃園市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處於林口臺地和桃園臺地的接觸帶,平均海拔約100米。南莰溪流經市區西北部,縱貫鐵路橫貫市區南部,桃園火車站是自臺北站向南下行的第一個一等二級站。每天上下行各有50次客車在此站停靠。南北高速公路自市區西北部經過,設有桃園交流道和桃園機場交流道,使其成為臺北向南的第一個陸路交通樞紐。
1974年在桃園市附近的大園鄉修建了桃園國際機場,辟有至香港、東京、大阪、福岡、漢城、新加坡、曼谷、夏威夷、紐約、洛杉磯等世界各大城市的定期航線60餘條,航空里程近38萬公里,使桃園市對外交通的地位大增。
桃園市是最早從農業經濟為主向以工商經濟為主轉型的地方之一。1966年在桃園市縱貫鐵路南側建立了全市第一個綜合型工業區,占地面積127公頃。1976年又建立了以石油化學工業為主的北部特定工業區,占地面積478公頃,是全省大型工業區之一。這兩個工業區合計面積達600餘公頃,是臺灣北部地方面積最大的工業區。全市先後建立起食品、紡織、電子、石油化工、化學、造紙、鋼鐵等工業。其中,食品工業有全省規模較大的第一麵粉廠、新生麵粉廠、臺灣油脂、南亞食品等。紡織工業則有大中紡織、台利紡織、福隆紡織一批中小型紡織廠。全市現有大小工廠達1000餘家,是桃園新竹工業帶北部的起點。工業的發展不但解決了城市人口就業問題,而且吸收了附近農村的剩餘勞動力,使該市人口由70年代末的10萬人,十多年間就增加了近2倍,自60年代中期以來,桃園市一直在大興土木、拓寬道路、新建住宅,公共設施也不斷增加。桃園火車站兩側已成為全市最繁華的商業區。在地狹人稠、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桃園市的建築也正在向高空發展,1994年桃園市第一座50層的大樓破土動工。
然而與工商業急劇發展的情況相比,桃園市的文教事業發展相對緩慢,全市僅有一所90年代初由“藝專’效制的藝術學院。
大園鄉由於桃園機場的修建,成為工商企業界投資的熱點地區,1979年建成的“大園工業區”占地100多公頃,是一個綜合性工業區。1983年又建成“大園擴大工業區”,占地74公頃。桃園機場的修建為大園鄉帶來一片繁榮。
大園鄉的風光名勝有海濱公園、竹圍海水浴場、仁壽宮、福海宮和航空科學館等。其中航空科學館占地近3萬平方米,主體是一座三角形建築,分為地下室及一、二樓,有一個正廳和四個展覽室。37米高的“瞭望塔”,仿照桃園機場管制塔臺而建,置身其中,可以聽到機場管制人員與飛行員清晰的對話,並可鳥瞰機場全景,飛機起降的情景盡收眼底,每年接待遊客近百萬人次。
參考資料: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