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位於海澱區北二環路北側的大鐘寺吧

大鐘寺

原名覺生寺,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因寺內珍藏一口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大鐘而得名。

大鐘寺曾是清朝皇帝祈雨的地方,寺院坐北朝南,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藏經樓、大鐘樓和東西翼樓,另外還有六座配廡分佈在兩側。大鐘樓是寺內獨具特色的核心建築,它矗立在一座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台基上,整個鐘樓上圓下方,象徵“天圓地方”,青石台基上砌有八角形“散音”池,在它的作用下,輕擊大鐘時,方圓百餘裡均可聽到純厚、古雅的鐘聲,餘音可持續3分鐘之久。

大鐘樓內高懸的永樂大鐘,是永樂年間,明成祖遷都北京後下令鑄造的,距今已有560年的歷史。在大鐘樓東面的庭院裡,按歷史年代陳列著40餘口形狀各異的古鐘。宋、元時代的鐘呈桶形,如珍藏在藏經樓裡的大鐘,是宋熙寧年間鑄造,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大鐘寺最古老的鐘。明初開始鐘口逐漸外張,呈喇叭形,反映出在我國古鐘發展史上,人們對聲學、力學原理的認識過程。

歷史沿革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開是在此地(舊時稱曾家莊)修建寺院,總占地3萬平方米。乾隆八年,永樂大鐘從萬壽寺移至覺生寺。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成為皇家祈雨的場所,此活動一直沿續到清朝末年。1957年10月28日,大鐘寺被公佈為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文革期間因無人管理,寺院變成廠房,廟內建築淒涼破敗。1985年10月國家撥專款重修大鐘寺,創立了大鐘寺古鐘博物館,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以收藏、展覽、研究、開發利用古鐘和古鐘資料、傳播古鐘文化知識為宗旨的專題性博物館。

大鐘寺的廟會至今開放,舊時每年正月初一起,開廟半月,遊人雲集,原有“打金錢眼”等活動,很是熱鬧。近年來旅遊事業發達,恢復了廟會,並增加了新年鳴鐘的傳統。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