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山:領略彝族風情 擁抱山水陽光

涼山,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這是我國古代西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經過的地方;這是世界上最後廢除奴隸制度的地方;

這是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

這是人造衛星升空的地方。

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道水,每一片土地都生長傳說和神話,都生長春天的故事,都生長超越時空的奇跡。

涼山彝族自治州位於四川省西南部,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和四川省民族類別最多、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區。首府西昌市,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綠樹常青,鮮花不敗,天空淨朗,月亮皎潔,素有“月城”之雅稱。

涼山自古以來就是通往祖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通道,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就在這裡設置郡縣進行管理。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不僅是中央王朝治政用兵的官道,也是古代重要的國際交通要道,並由此形成了我國西南的民族大走廊。

涼山資源富集,小平同志盛讚“這裡得天獨厚”。

悠久的歷史

金沙江、大渡河、雅礱江孕育了涼山的遠古文明。眾多考古發現,早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據《史記·五帝本紀》、《水經注·若水》等記載,軒轅黃帝之子昌意因德劣不能承帝業,被貶為諸侯,“降居若水”(若水即雅礱江)。昌意取蜀山氏女為妻,生顓頊于若水之野(今冕寧縣境)。秦漢時期,中央王朝就在這裡設置郡縣,委派官吏進行管理。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建西昌專區;1952年10 月1 日,成立涼山彝族自治區(專區級),首府設在昭覺,與西昌專區同屬西康省。1955年4月改稱涼山彝族自治州。同年10月,撤銷西康省,涼山州與西昌專區隨同原西康省轄地一同併入四川省。1978年撤西昌地區建制,併入涼山彝族自治州,州府由昭覺遷駐西昌。

彝諺說,涼山有三重屏障,就是高山、密林、大江,形成自然的封閉。更重要的是歷代封建王朝對涼山彝族實行封鎖、打壓和征剿,再加上彝族內部的重重矛盾,頻繁的內耗與械鬥,使涼山彝族生產力極度落後,始終沖不破奴隸制的軀殼,以至於到了20世紀50年代仍然停留在奴隸制社會的階段。這是一個驚世的歷史遺存,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活化石。

現在在涼山境內發現的不同時代的各類文物點已經有二千餘處,全州各文博單位收藏的文物已達三萬餘件。文物寫就了完整的涼山歷史。

民族的走廊

兩千多年前,有兩條鮮為人知的著名古道經過涼山:一條是“南方絲綢之路”;一條是“茶馬古道”。這兩條古道不僅是中央王朝治政用兵的官道,也是古代重要的國際交通要道,並由此形成了我國西南的民族大走廊。

“南方絲綢之路”

據“三星堆”發掘考證,“南絲路”的最初開闢比張蹇通西域打通北方絲綢之路還要早七八個世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一條巴蜀至南亞的秘密商道———“蜀滇身毒道”,斷斷續續穿行於橫斷山中。秦漢在此基礎上大規模地開路開邊,元光六年(西元前129年),漢武帝派遣司馬相如開“西夷道”,由今之成都經邛崍、雅安、漢源、甘洛、越西、喜德至西昌。以後又逐漸向南延伸,經會理過金沙江到雲南永仁、大姚、祥雲至大理,與另一條“東夷道(五尺道)”匯合,再走“南夷道(博南道)”,經保山、騰沖、盈江、瑞麗出境入緬甸,通往印度和南亞、東南亞諸國,這就是“南絲路”的主道。還有兩條支道:一條是“沐川源古道”,從“東夷道”上的樂山分路,經犍為、沐川、新市鎮、雷波、美姑、昭覺至西昌上主道;一條是“潤鹽古道”,由西昌分路,經鹽源、鹽邊、攀枝花渡江入滇。無論主道或支道,都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跡,並有許多綺麗的原生態自然風光,成為不可多得的旅遊勝景。

“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茶馬互市”的古道,又有兩條:一條是滇藏“茶馬古道”。它與“南方絲綢之路”的走向相反,由南向北。南起昆明、普洱、大理、麗江、西昌、康定、甘孜、德格到西藏、青海,南端遠至緬甸、印度等國。秦時,雲南納西族商賈不顧路途艱險,攜帶鐵器等物到今西昌、鹽源等地換取笮馬和犛牛。笮馬即是聞名至今“質小而蹄健”的建昌馬。另一條是川藏“茶馬古道”,此道唐代初興,至元、明、清逐漸成為交通咽喉,稱為“大北路”。由邛崍至雅安、漢源,經冕寧瀘沽鎮向北,過瀘定、康定、甘孜、德格入藏。雷波、雅安等地出產的“邊茶”也由此道入藏,與藏馬互市。這兩條貿易古道的繁榮,促進了川滇藏地區漢藏彝等民族間的經濟文

化交流與民族融合,有著豐厚的歷史積澱。社會學、民族學大家費孝通先生稱之為古代“藏彝民族走廊”。

今天在涼山世居的10多個民族的先民,就是通過“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這兩條民族大走廊,在這裡遷徙、繁衍、交往,共同開拓和保衛祖國的西南邊疆,各民族文化共生共榮,為我們保留下一條特殊的歷史文化沉積帶,其中有些原生態文化,如彝族畢摩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