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四大名藥”是什麼?

何首烏、四葉參、黃精、紫草

泰山名藥

泰山不僅以其雄偉壯麗,文化燦爛馳名中外,而且還以物產豐富、藥材寶藏著稱於世。據近代泰山名醫高宗岳編纂的《泰山藥物志》記載,泰山有“特產”藥物60餘種,“通產”藥物500餘味,其中泰山何首烏、四葉參、黃精和紫草被中醫藥界譽為“泰山四大名藥”。
1. 泰山靈芝,是泰山的珍貴特產,傳說是神農在嘗百草中從泰山發現的,故稱為“神草”。靈芝可治療耳聾、關節病,保神益精氣,堅筋骨,除虛勞,還可治療神經衰弱、冠心病、高血壓、肝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病。

2.?何首烏:何首烏原名白首烏,被稱為泰山四百多種中草藥之冠。對於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強筋健骨均有療效,是滋補的良藥。傳因泰山白髮何翁(何立德)食之鬚髮變黑還童,故泰山一帶稱白首烏為何首烏。何首烏藥效甚好,“能養血益肝,固精益腎,強筋健骨,烏須黑髮為滋補良藥。不寒不躁,功在地黃天門冬諸藥之上。”

3.?四葉參:即泰山參,又名羊乳。泰山四葉參個大似胡蘿蔔,外皮粗糙,色灰黃,野生于泰山深處的岩石縫隙,陰濕山溝、山坡林蔭之下。具有補血通乳、養陰潤肺、益胃生津之效,“效能較長白山人參大十倍。”(《泰山藥物志》)體弱者將參浸入白酒內常飲之。健身效果尤佳。近年來,泰山四葉參人工培育獲得成功,藥農已逐步引為家植。

4.?黃精:黃蔓精之簡稱,又名輪生玉竹,生長在蔭坡、石壁、雜草叢中和樹下。黃精入藥性平而潤,味甘而淡,無毒而殺蟲;其功能補中益氣,定肝膽,潤心肺,益脾胃,升清氣,降濁氣,填精髓,壯筋骨,降風濕,下三火,還可潤大便,利小便,使人目明耳聰。《本草綱目》講:“服(黃精)亦不論多少,一日不隔即去老還少。”清版《泰山縣誌》引陶弘景語謂之“仙人遺糧”。本品食法與眾不同,砂鍋煮沸曬半幹以白糖淹之,二日後即可取食,曬乾為末而糊食亦可。

5.?紫草:為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塊根入藥。每年六七月間紫草開華前掘根,“質堅色足,功大十倍。”(《泰山藥物志》)明軒道人講:“泰山紫草,一毫入沸水,色鮮如品紅。”本品具有活血、涼血,清熱解毒、利尿等功能,主治血熱毒盛,疹出不暢、黃疸、丹毒、大便溫閉等症。近年來已廣泛用於治療小兒麻疹。如將紫草浸制軟膏外用,亦可治療火傷、凍傷、濕疹,水泡等症。泰安民間還用紫草根泡酒,飲之舒筋活血,強身健骨。

南側有名泉,武中奇題“玉液泉”,水甚甘冽,《泰山藥物志》將其列為泰山十二大名藥之一。

--泰山藥材
泰山不僅歷史悠久,文物眾多,風景優美,而且受地理環境、土壤和氣候等條件的影響,形成了茂密的森林植被和繁多的植物物種,可謂天然的中藥庫。梁代陶弘京編著的《本草經集注》和《名醫別錄》兩書,載錄泰山藥物160餘種,其中注明生泰山者40餘種。世界上最早的藥典《新修本草》,收錄泰山道地藥物50餘種。民國初高宗紡著的《泰山藥物志》,收載泰山藥物358種。山東省藥材技工學校編寫的《泰山藥用植物》一書,收載泰山及其周圍藥用植物151科、529屬、918種、44變種、3亞種、2栽培變種、1變型。據統計,泰山及其周圍藥用植物有一千多種,其中常用藥材300餘種,加上動物和礦物藥材,常用藥材達400餘種。
泰山何首烏又稱泰山白首烏。為蘿科植物白首烏的乾燥塊根。

多年生纏繞草本。莖纖細,葉對生,戟形。傘形聚傘花序腋生,有花6-8朵。花萼5裂反卷,花冠綠白色。果雙生,長角狀。多生於山坡、石隙中。天燭峰、桃花源等處常見,為“泰山四大名藥”(白首烏、四葉參、黃精、紫草)之一。性微溫,味甘、苦,具有補肝腎、益精血、強筋骨、烏鬚髮、延壽命之功能,治久病虛弱、貧血、鬚髮早白、慢性風痹、腰膝酸軟、性神經衰弱、痔瘡、腸出血、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斂口等症。“據本省中醫界臨床經驗,認為泰山何首烏對某些虛弱病者的強壯作用,較之蓼科的何首烏為優”。


四葉參又名羊乳、泰山參。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乾燥根。



多年生草質藤本,有白色乳法。根肥大,紡錘形或圓錐形。莖細長、纏繞,多分枝,光滑無毛,上面綠色,下面被白粉。花單生於枝端或葉腋,花冠種狀,外面乳白色,內面黃綠色有紫褐色斑暈或紫色。蒴果圓錐形,熟時頂端3瓣裂。生山坡林下、岩石縫、陰濕山溝等處。為“泰山四大名藥”之一。性微平、味甘,具有補虛通乳、排膿解毒之功能,治瘡癰腫毒、毒蛇咬傷、病後體虛等症。其養陰潤肺、益胃生津的作用優於他處產品。本品為泰山瀕危植物,應限制採挖,保護藥源。




紫草又名硬紫草。為紫草科植物紫草的乾燥根。



多年生草本。根直生、圓柱形、略彎曲、常分枝、外皮暗紅紫色。莖直立、單一或上部分枝,全株被粗硬毛。葉互生,無柄,葉片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緣。聚傘花序總狀,頂生;花兩性,花萼短筒狀,5深裂;花冠白色,短管狀,先端5裂,喉部有5個鱗片狀附肢,基部有毛狀物。小堅果直立,卵圓形,淡褐色。種子4枚,卵圓形。生山陽坡,林緣。佛爺寺、龍角山等處有分佈。為“泰山四大名藥”這一。性寒、味苦,具有涼血、活血、清熱解毒、透疹之功能,治溫熱斑疹、溫熱黃疸,紫癜、吐、衄、尿血、淋濁、血痢、熱結便秘、燒傷、濕疹、丹毒、癰瘍。據《泰山藥物志》載:“本品產泰山者,質堅色足,功大十倍”。


黃精為百合科植物黃精的乾燥根莖。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圓柱形,橫生,粗細不等。莖直立,葉常3-4枚輪生,條狀披針形,先端稍捲曲。花腋生、下垂、白色、筒狀,先端6齒裂。漿果球形,熟時黑色。多於林邊緣陰濕處,天燭峰等處有分佈。為“泰山四大名藥”之一。性平、味甘,具有補脾氣、養胃陰、潤心肺之功能,治陰虛寒熱、肺癆咳血、病生體虛食少、盤骨軟弱、風濕疼痛、風癩癬疾等症。產泰山者,根肥大肉質,形似雞頭,稱雞頭黃精。


靈芝又名赤芝、靈芝草。為多孔菌科植物靈芝的子實體。



菌蓋木栓質,腎形,紅褐、紅紫或暗紫色,具一層漆狀光澤,有環狀棱紋及輻射狀皺紋,菌柄側生在菌蓋邊緣的凹陷處,暗紅褐色至紫黑色,表面有漆狀光澤。大小形狀變化很大。多在夏秋季生於林內闊葉樹的木樁帝或生於木頭、立木或倒木上。大津口、中溪山、龍泉峰等處常見。為泰山名藥。性溫、味苦、澀,具有滋補強壯、健腦之功能,治虛勞咳嗽氣喘、失眼、消化不良、冠心病等症。山東省內,泰山赤靈芝最為著名。





汶香附為莎草科植物莎草的乾燥根莖。多年生草本。根狀莖長紡綞形。杆三銳棱。葉基生,短於杆,葉鞘纖維狀,棕褐色。葉狀苞片2-3,長於花序。小穗軸有寬而透明的翅。生河邊、田邊濕地。常見。因泰山大汶河兩岸盛產,且個大、肉質肥厚、香氣濃郁,故以“汶香附”著稱。為泰山名藥,全國地道藥材。《本草綱目》載:“香附子雖廣布全國各地,唯汶香附最佳。”性平、味辛、微苦、微甘,具有疏肝理氣、調經止痛、行氣解鬱之功能,治肝胃不和、氣郁不舒、胸腹臉肋脹痛、痰飲滿、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等症。被中知稱為“氣病之總司,婦科之主帥”。


為唇形科植物丹參或白花丹參的乾燥根。



丹參為多年生草本。根肥厚,外皮紅色。莖被長柔毛。單數多花,組成假總狀花序,密被腺毛及長柔毛。輪傘花序6至多花,組成假總狀花序,密被腺毛及長柔毛;花冠藍紫色或白色(白花丹參)。小堅果橢圓形。生林邊、草叢中。經石峪、淩漢峰、藥鄉、三岔等下部山區常見。為泰山名藥。性微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之功能,治心絞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血崩帶下、瘀血腹痛、驚季不眠、惡瘡腫毒等症。產泰山者為全國地道藥材。《本草綱目》載:“丹參和泰山山谷。”現代成分研究表明,山東丹參酮含量,高於他處產品,白花丹參比丹參多一種有效成份。


酸棗仁又名棗仁、山棗仁。為鼠李科植物酸棗的乾燥成熟種仁。



落葉灌木。枝上有針形剌和反曲剌。葉互生,葉片橢圓形到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細鋸齒。花2-3朵簇生於葉腋,花小,黃綠色。核果近球形,熟時紅色。生山坡,荒野,常見。為泰安大宗地產藥材之一。性平、味甘、酸、具有養心安神、斂汗生津之功能,治失眠驚悸、體虛自汗、盜汗。


桔梗為桔梗等植物桔梗的乾燥根。



多年生草本,有白色乳法。根胡蘿蔔狀,白色。葉三枚輪生,對生或互生,葉片卵形至披針形,無毛,下麵被折粉。花冠寬釧狀,蒴果倒卵形,頂部5瓣裂,種子黑色。生山坡、灌叢。中溪山、扇子崖、龍角山、後石塢常見。為泰山名藥。性平、味苦、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之功能,治外感咳、回喉腫痛、肺痛吐膿、胸滿脅痛、痢疾腹痛。






柏子仁又名柏實。為柏科植物側柏的乾燥成熟種仁。



常綠喬木。小枝排成平面。葉鱗形,交互對生,雌雄同株,毬果有種鱗4對,成熟前肉質,成熟後木質,開裂,背部近頂有一反曲的尖頭,種子無翅。生向陽山坡。柏洞,嵩裡山、科學山較多。為泰山名藥。性平、味甘、具有養心安神、止汗、潤場之功能,治驚悸失眠、遺精、盜汗、便秘等症。系道地藥材,《名醫別錄》載:“柏實、生泰山(即山東泰山)山谷”。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乾燥根。



多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圓柱形或圓錐形。葉披針形,下麵密被不陷的腺點。總狀花序頂生,花冠紫色、紫紅色或藍紫色,二唇形。小堅果倒卵狀二棱形,背部具網紋。生向陽山坡、草叢、路旁。岱頂、天燭峰、三岔等地常見。為泰山名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炎解毒、止自、安胎之功能,用地濕溫、暑溫胸悶嘔惡、濕熱痞滿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面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中醫藥界認為,泰山產黃芩、純黃無疵,品質最優。六十年代山東評藥會上,泰山黃芩名列第一。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邊翹的乾燥果實。果初熟帶綠色時采後,蒸熟曬乾為青翹;果熟透裂開後采,稱老翹。



灌木。莖直立,枝條下垂,節間髓中空。單葉對生,常3裂或成三出複葉。花黃色,先葉開放,單生於葉腋,蒴果長卵形,稍扁,表面有多數凸起的小斑點,兩面各有一條縱溝,頂端銳尖。熟時自頂端開裂,種子棕色。生山谷灌叢,常見。為泰山名藥。性微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之功能,用於癰疽、瘰鬁、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被中醫稱為“溫病之妙品,瘡家之聖藥”。寇宗曰“泰山山谷甚多,其子折之,片片相比如翹,應以此得名耳。”
泰山四大名藥是泰山何首烏、四葉參、紫草、黃精。它們借泰山特殊的地理氣候條件,具有特殊的藥用滋補價值,不但是醫世之良藥,更是滋補之仙品,具有補中益氣、扶正祛邪、安神定魂、調心臟、補五臟、長筋骨、益精髓、悅顏色、抗癌、防癌、排毒、輕身之功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