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杭州對西方遊客沒有吸引力

為什麼杭州對西方遊客沒有吸引力


作為國人趨之若騖的著名風景旅遊勝地杭州居然對西方遊客沒有吸引力?聽起來難以置信,但不幸的是事實確實如此.長期以來對來華的境外客人的統計一般意義上分為四種人(港,澳,台,華僑)和外賓(主要指西方洋人)兩個大類.杭州在接待國內遊客和四種人遊客的數量上在全國始終名列前茅,但在接待外賓,也就是西方洋人遊客的數量卻遠遠落後于北京,西安,桂林,蘇州,上海,麗江等其他旅遊城市,甚至令國人驚訝的是大多數的歐美人根本就不知道杭州(HANGZHOU)這座城市.而少數聽說過這座城市的西方人十有八九是浙江大學的對外交流的緣故,而對國人耳熟能詳的西子湖,嶽飛廟,六合塔,虎跑泉,靈隱寺等景點一問三不知,搖頭說NO者比比皆是,這究竟是為什麼? 筆者試圖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深入的瞭解嘗試解開這個困擾杭州成為國際化旅遊都市的斯芬克斯之謎.

一.固定思維模式下錯誤的城市名片-西湖
"天下西湖三十六,唯在杭州是真身",形容杭州西湖在華夏人工湖泊名勝裡首屈一指的地位.這裡談到人工湖泊,本來是錯誤的,西湖原本是個天然的"瀉湖",但後來人工對她的改造非常巨大,所以從旅遊的角度講,西湖已經失去了原有的天然湖泊形態,故認定其為人工湖泊.圍繞著西湖,自古以來詩詞歌賦,神話傳說不勝枚舉,給這個建在杭州的美麗人工湖泊蒙上迤儷的詩畫面紗.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因為這些詩歌和神話才使得西湖在華人文化裡擁有了無可比擬的詩情畫意,讓西湖在人們的心目中與其他任何一個湖泊從精神層面完全剝離開來,達到至幻至美的境界.但我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西方遊客不屬於我們的文化圈.當我們去向他們推介西湖的時候,這些詩詞歌賦和神話傳說無法打進他們的文化認知領域.一條白顏色的蛇會變成美女和一個叫許仙的人結婚?而一個和尚還要阻擋干涉? 這種神話故事在西方小孩子聽起來都是荒誕得莫名其妙.更不要指望那些成年人能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萌發來觀光的熱情.西方文化最大特點是直接而現實,比如談到西湖,他們會單純站在人工湖泊的角度想瞭解這個湖泊的成因,產生了那些水利疏浚功效,是否是個偉大的勞動力工程等等.如果沒有特別的衝擊點,那這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工湖泊而已.西方文化的另一特點是崇尚自然,如果西湖是個天然湖泊後被人工改造,那魅力已經大減.而你的人工改造又不是什麼大工程,大奇跡,那就更不值一提了.然而把西湖做為杭州特色宣傳名片的固定思維模式沒有考慮到上述文化巨大的差異性,結果不僅西湖沒有被西方遊客接受而青睞,而且就連杭州也著實的自做多情了一把.一張錯誤的名片引發了一個旅遊城市的國際化進程失敗,這個教訓堪稱旅遊對外宣傳的經典案例.

二.試圖坐享其成的短視消極觀念導致城市獨立個性地位泯滅.
長江三角洲上名城薈萃,上海,蘇州,無錫,南京,杭州在區域上連為一體,但在城市個性上卻各不相同.上海作為這一區域的國際交通樞紐中心毫無疑問的佔據了這一地區旅遊發展的龍頭地位.借用上海和依賴上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戰略觀點,然而杭州卻錯誤了選擇了後者,一相情願地打出了"上海後花園"的軟骨頭招牌.妄圖期待上海能分一杯歐美遊客的羹食給杭州這個後花園.這種"緣木求魚,捨本逐末"的消極短視不僅沒有讓杭州融入上海的國際化洪流中,反而連自己本來蘊涵的獨特千年古都個性喪失殆盡.讓我們來看看另一個江南名城蘇州,這個離上海更近的城市是如何做的吧?在吸引上海本地人到蘇州旅遊的範圍內,蘇州在上海市場上也偶爾謙虛地稱自己是上海的後花園.但在面對國際市場,尤其是西方遠距離市場,蘇州始終當仁不讓的獨立宣傳自己是"東方威尼斯水城","園林故鄉","絲綢之都"(事實上杭州的絲綢比蘇州更好),絲毫不把上海刻意放在自己的頭上當噱頭.當西方遊客對蘇州的特色宣傳完全接受並產生濃厚的觀光興趣時候,人們發現到達這個城市原來從上海這個國際交通樞紐是如此的便捷.上海成為遊客進出蘇州的國際空港,筆者所接觸的西方遊客大都是為想到蘇州而到蘇州,很少有因為到上海後聽說了蘇州才到蘇州旅行的.借用上海的交通樞紐優勢,獨立的宣傳自己城市的獨特魅力,使蘇州這座江南小城比杭州這個一省首府在西方遊客市場裡擁有天差地別的知名度.

三.杭州旅遊國際化進程沒有強勁的開放大氣的人文基礎保障.
"精緻和諧,大氣開放"是杭州近來提出的一個口號.依照我的理解,"精緻和諧"是談現狀,"大氣開放"是講目標.但仔細琢磨,這兩句話是矛盾的,精緻的東西怎麼營造大氣?和諧意味著中庸,而開放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的冒險精神.讀透了這個口號,心理反而空蕩蕩的沒有了方向.杭州的人文基礎既然是"精緻和諧",那又何必空發大氣開放的豪言壯語? 筆者倒以為把"大氣開放"改為"平穩務實"更符合杭州特色.回到本文正題,西方遊客來到杭州,遇見的最大的實際問題就是語言障礙.有次在國際航班上,我讀到英國報紙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