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哪一座?

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正式創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

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是哪一座
白馬寺初創于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由官府正式創建的第一座寺院,是源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在遼闊的中華大地賴以繁榮發展的第一座菩提道場,故歷來被佛教界稱為"釋源"和"祖庭"。"釋源"即佛教之發源地,"祖庭"即祖師之庭院。




sq
白馬寺



白馬寺,坐落於河南省洛陽市東十二公里處,北依邙山,南望洛水。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西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建造的第一座寺院。它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于中外文化交流,有著重要的意義,在中國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被尊為釋源和祖庭。   洛陽作為東漢的國都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城市,也是當時世界上的著名大都市。天竺(今印度)高僧攝摩騰·竺法蘭傳教至此,帶來大量佛教經典,漢明帝劉莊敕令按照佛教傳統式樣修建了第一座寺廟,相傳是白馬從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帶)國馱載佛經、佛像而歸,故取名為白馬寺。白馬寺外有二匹相而立的石馬,是宋代雕鑿,而非漢代作品。   到隋唐時期,由於佛教的興盛,白馬寺達到鼎盛時期,全國乃至世界各國大德高僧紛紛前來朝拜,這其中就有為中日友好作出過重大貢獻的唐代高僧鑒真和尚。武則天也多次親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唐代著名詩人王昌齡寫有月明見古寺,林外登高樓。南風開長廊,夏夜如涼秋。讚譽寺境幽雅的著名詩句。唐末期在全國範圍的滅佛,使白馬寺受到重大打擊。宋太宗趙光義又下令重修白馬寺。元至順四年(1333年),由大書法家趙孟?書刻《洛京白馬寺祖庭記》碑,現仍立於寺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我們今天看到的白馬寺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整修,大門匾額即為當時鑲嵌。如今白馬寺的面積大約有四萬平方米。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鑄造的一千餘公斤的大鐘,仍懸於殿內。   大佛殿為寺院主殿,明代重建。其內正面端坐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泥塑,左右分別為弟子迦葉、阿難。坐像左面為文殊菩薩,右面為普賢菩薩,稱為釋迦三聖。大雄殿的殿壁上供有壁佛五千零五十六尊。   寺東南有高二十五米的十三層方形磚塔一座,名為齊雲塔(也叫金方塔),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洛陽一帶保存至今最早的古建築之一,與清涼台、騰蘭墓、斷文碑、夜半鐘、焚經台並稱白馬寺六景。   1961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白馬寺
中外佛教界譽之為"釋源"、"祖庭"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