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山位於什麼地方?

羅浮山位於廣東中部的東江之濱,在惠州博羅縣境內,總面積260多平方公里。羅浮山之成為嶺南道教名山,與道教傳入的歷史分不開。早在中國道教正式創立之前,就有不少方術之士逾嶺來到羅浮山采藥傳道活動。據傳,最早在周靈王時,有浮丘公偕王子晉上嵩山,後適羅浮得道。至秦朝有安期生賣藥東海,嘗遊覽羅浮,采山澗菖蒲服之,時稱千歲翁,並將羅浮山的情況告訴了秦始皇。秦時還有桂父、霍龍;漢時有朱靈芝、陰長生、華子期、東郭延年等在羅浮修道,其中朱靈芝治“朱明洞天”、華子期治“泉源福地”, 後來皆得道飛升。以上種種傳說,皆出於《列仙傳》和《神仙傳》,可信程度有限。但道教正式進入羅浮山,應從東晉葛洪說起。
東晉鹹和二年(西元327年),葛洪聞交趾出丹沙,遂求勾漏令(今廣西北流),帝從之。葛洪赴任來到廣州,廣州刺史鄧岳知其學識過人,遂把他留下,上表薦其為東官(惠州前身)太守。葛洪又固辭不受,阻于羅浮,在朱明洞前建南庵(今沖虛觀)潛心著述,行醫煉丹,傳播道教 ,自號“抱樸子”。 葛洪屍解後,隋、唐著名道士蘇元朗、鄧元起、軒轅集等往羅浮結庵修道。特別是蘇元朗,他繼東晉葛洪在羅浮山煉丹,總結了汞、金、銀、鉛、銅等金屬元素化學變化的規律,創立道教“外丹派”。至南宋,惠州白水寨人陳楠和白玉蟾,在羅浮山對道教南宗進行革新,打破了道教南宗一百多年來的單傳法脈,廣收門徒,使道教南宗的發展進入全盛時期。此後羅浮山道教文化為世人所仰慕,全國各地不斷有世外高人上山修道,使羅浮山成為全國道教“十大洞天”中“第七洞天”。特別是葛洪在羅浮煉丹時置東、南、西、北四庵,後人在庵基址分別創建沖虛、酥醪、白鶴、孤青四觀。其中沖虛觀最為著名,它的道脈傳至香港、澳門、新加坡及東南亞等地,入清以來這些地方的道教大多奉沖虛觀為“祖庭”。
羅浮山不但是道教名山,也是佛教和儒學名山。在佛教方面,早在東晉升平三年(359),敦煌僧人單道開為避戰亂走京師,進入羅浮獨處茅茨,僅比葛洪上羅浮煉丹後二十多年,幾乎是同代人。後來單道開卒于羅浮山舍,北宋唐庚貶惠州時曾撰文作《二賢贊》,這“二賢”就是一道一僧的葛洪和單道開。至南北朝,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間正式把佛教引上羅浮山,在山上建延祥寺,山下(今博羅福田)建資福寺,同時景泰禪師亦結庵小石樓,卓錫為泉;隋開皇中,禪宗三祖僧璨游羅浮,度沙彌道信為四祖,付以法衣後返故居合掌而逝。因羅浮山位居嶺南中部,很多進入中原傳法的梵僧路過寄寓於此山,至盛唐,羅浮山先後興建了十八間佛寺(入明之前,羅浮山舊有九觀十八寺二十二庵之說),與道教平分天下,盛極一時,並湧現出一批高僧大德。如唐代著名佛經翻譯家懷迪(惠州人),就是其中之一。 直到中唐會昌年間,佛教發展到唐皇朝難以承受的情度時,唐武宗在御用道士趙歸真和羅浮道士鄧元起、軒轅集等策劃下,于會昌五年(西元845年) 掀起一場全國性的佛教 “會昌法難” ,此後羅浮山的佛教才開始衰落,原來的十八寺僅剩下資福寺、華首台、明月戒壇、延祥寺和中閣院(宋仁宗時賜名寶積寺)等佛寺。
在儒學方面,早在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十一月,宋明理學先驅李翱奉碟知循州(惠州),第二年正月准制祭羅浮,改葬王野人于佛寺南岡,並表曰:“王處士葬於此”; 循州韋昌明少fB聰明好學,入羅浮潛心耕讀,“莊居一紀”(古時稱12年為一紀),穆宗長慶四年(西元824年)中進士,成為“循州第一進士”;南漢大有元年(928年),禎州(惠州)節度使黃勵以時尚酷法,棄官隱羅浮山水簾洞,創立惠州第一間書院進行講學,名“黃子書堂”;入宋後熙甯初,道學開山鼻祖周敦頤任廣東轉運判官提舉刑獄,游羅浮撒下道學種子,並作詩一首曰:“紅塵白日少閒人,況有緋沍系此身;獨上羅浮開遠目,浩然心意複吾真。”至南宋,道學第四代宗師羅從彥和三朝宰相留正,先後在羅浮山創建釣鼇書院和張留書院,進行讀書和講學。入明後,道學作為一種“義理之學”(簡彌稱理學)在廣東興起,講學之風盛行。嘉靖十九年,陳獻章的弟子湛若水首先講學羅浮朱明精舍,博羅周坦和歸善楊傳芳(楊起元父親)等投其門下,使白沙之學傳入惠州。此後,理學各派大師紛紛進入羅浮開壇講學,其中方西樵講學于金牛洞;黃泰泉講學於泰霞洞;龐弼唐講學于黃龍洞;葉春及講學于石洞。這些理學大師在羅浮山“辟兩氏之煙雲,而懸仲尼之日月”,使嶺南理學大倡。清初著名學者屈大均在《廣東新語》中深有感慨地曰:“于時講學之盛,海內莫有過於羅浮者!” 由於羅浮成為海內著名的儒家講學名山, 惠州當地官府應陳白沙弟子湛若水之請,在羅浮山黃龍洞建“四賢祠”,祀周敦頤、羅從彥、李延平、陳獻章等四位道學大師,以表明儒家道(理)學在羅浮山的地位。
羅浮山不但歷史文化沉厚,人文景點豐富,而且山水綺麗,風光優美,神話、傳奇、古跡繁多。景區有大小山峰432座,飛瀑名泉980多處,洞天奇景18處,石室幽岩72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