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黃山的名稱由來。

很久很久以前,在今天安徽省的南部有三座峻拔的山峰合稱“三天子都”,意思是仙界的通都大邑,即指天帝居住的地方。後來人們見其及周邊群山峰岩青黑,由遠望去蒼黛而凝重,故從秦朝起開始稱之為黟山。唐朝時曾有一本名為《周書導紀》的書,其中杜撰了一個“黃帝煉丹”的神話故事,說的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歷經八個甲子(480年)後煉成,服7粒即刻得道升天??於是,當時大唐信奉道教的皇帝唐玄宗聽聞這一切後便在天寶六年(西元747年)六月下詔改黟山為黃山。前文所提及的三座峰就是今天的天都、蓮花和光明頂三大主峰。
“天下第一奇山”、“魔山”、“人間仙境”等等是由古至今人們給予黃山的別名,世人好象從不曾吝惜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美它的綺麗雄奇與變幻莫測。事實也的確如此,黃山可謂集眾多中國名山勝景於一身,它兼有泰山的雄偉、華山的峻峭、衡山的煙雲、廬山的飛瀑、峨眉的清涼、雁蕩的巧石;同時又峰峰形似刀削、色同蒼玉,並且常年被煙雲所繚繞,給人整體的感覺絕對的“奇、偉、幻、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奇松、怪石、雲海、溫泉歷來被視為“天下四絕”,並因其獨特奇異而名聞中外。
“四絕”之首當屬千姿百態的黃山松。說它奇,一在狀之異。生長於此的松非同一般松千篇一律、千樹一貌,而是形態迥異,很有個性。諸如臥龍松、鳳凰松等,其特有的外形令人喜愛,引人遐想。二在居之險。這裡的松多生長于懸崖絕壁險峰之上,它們差不多是破石而生,傍石而長。為適應環境,這些松針葉短粗,頂平如削,它們幹曲枝虯,色澤蒼翠似雕。三在壽之長。據說黃山松多壽達百年以上,象著名的迎客松、送客松、接引松、連理松等奇美的古松更是壽達千年以上,被排在“十大古松”之列,尤其是玉屏樓前的迎客松,它一臂伸出,似在歡迎遠方的賓客,如今已成為中華民族熱情好客的象徵。
黃山有無數靈幻奇巧的怪石,它們與險峰、奇松巧妙結合,構成為一幅幅奇妙的畫卷。這些鬼斧神工的巧石或似人、似獸;或似禽、似物,它們惟妙惟肖,十分逼真有趣。 其中 “金雞叫天門”、“松鼠跳天都”、“猴子觀海”更是眾石中之怪傑,它們不僅形似,據說還都有動人的傳說。
變幻莫測的雲霧算是黃山的神來之筆,它令黃山更顯神秘.每當雲霧彌漫群峰,黃山便成為“海”的世界,俗語稱之為“雲海”。去過黃山的人大都知道雨後初晴是觀雲海的最佳時刻。隨著雲霧的飄忽不定,雲海會呈現出不同的氣勢。輕舞時,黃山更有詩意;湧動時,黃山更顯氣魄??其實雲海之美幻並非言語所能表達,有如前人聯中表述的那樣“豈有此理,說也不信;真正妙絕,到此方知。”
流連黃山,許多人只顧忘情于它的天然秀色,而忽略它的文化內涵,其實中華文化在這座名山上下有著很深的烙印。古街、古橋、古牌坊、古村落等眾多古老建築群都在此地以其獨特的風格和意韻向世人展示著這一地區古文化的迷人風采。全山200多處的摩崖石刻更是令這座以峰林見長的風景名勝平添了不少人文情致。此外黃山的開發還與宗教有著密切的關係,象黃山名稱的由來就與道教有關,並且至今在山上依然還留有軒轅峰、容成峰等與道教神仙故事相關的峰名。佛教在南朝劉宋時期(西元420-479年)也已傳入黃山,之後歷代修建的寺庵共計近百座,而且其中不少僧眾成為能詩善畫之人。據統計,從盛唐到晚清,描寫黃山的散文有數百幅,歌詠黃山的詩詞達二萬多首,特別是“黃山畫”已成為中國畫歷史長卷中最輝煌的篇章。
由此可見,黃山美是一種稀世的綜合美。正如當年世界遺產項目考察官員桑塞爾博士來黃山實地考察時說的那樣:“黃山的自然美和自然文化世上罕見。”“我看過的山中,這是最特殊的、最絕妙的,再好沒有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