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有哪些景點?

寶 島臺灣素有“美麗之島”、“蓬萊之島”之美譽,旅遊資源豐富,旅遊景點頗多。筆者2003年9月率團赴臺灣考察時,除了考察企業和進行經貿洽談活動外,主要參觀遊覽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士林官邸、中山樓、陽明山公園、大屯火山群、國民黨黨部大樓、忠烈堂、臺灣東海岸太平洋景觀、清水斷崖、太魯閣峽谷風景區、花蓮台東海岸風景區中的三仙台、八仙洞、北回歸線標誌塔、長虹橋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日月潭風景區,等等。其間,還分別品嘗了阿里山的烏龍茶、嘉義縣古坑鄉草嶺村的農家小吃,考察了花蓮、高雄、台中等城市的夜市。

從總體上看,上述景點風光都非常旖旎,人文都非常厚重,使人大有“不虛此行”之感,“留連忘返”之情。但筆者認為,以下五個景點是大陸遊客不可不觀光的“精品中的佳品”。

一、陽明山公園

陽明山地處臺北市北郊,舊稱草山,因山上長滿像蘆葦一樣的芒草而得名。將草山改名為陽明山的原因有兩種說法:一說是中國國民黨原主席蔣介石先生于1949年退守臺灣時,認為“草山”之名有落草為寇之嫌,故改名;一說是蔣介石先生為紀念曾在此山居住過的浙江老鄉、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教育家王明陽而改名的。此山青山翠谷,原野開朗,遍植梅、櫻、杜鵑、桃、杏等,每年2月至4月初時,各種花依序綻放,遊人如織。

陽明山公園分前山公園和後山公園,其中位於前山公園的中山樓很值得一看。中山樓是為紀念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於1966年落成的。中山樓雖然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而且非常富麗堂皇,但由於該樓建築在舊火山口的硫磺地上,儘管做過特別處理,但樓內至今還散發著濃濃的硫磺氣味。據中山樓主持工作的副館長曾先生介紹,蔣介石先生所以執意選址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是一塊風水寶地:“陽明山居臺灣山脈之起源地,山勢雄偉峻拔,建樓於斯,則有枕山抱環,氣氛莊嚴肅穆,並增崇仰國父之感”。中山樓內大小不等的會議廳、會客廳、餐廳及各類房間,全部鋪設鑲嵌大理石、高級地毯、特製坐椅、茶几等家俱,掛當代名字巨幅國畫,懸各式大小不同古色古香宮燈計48種之多,與彩畫、浮雕相互輝映,合本樓外貌桅角巍峨、碧瓦紅檻,雄偉壯觀,堪稱中國傳統建築藝術之精華。中山樓是當時國民黨當局和臺灣議會舉行重要會議、接待外國元首的地方,蔣介石先生和宋美齡女士也常在此地辦公、居住、召開會議、接待外國友人。可以說,中山樓是當時臺灣當局的象徵。國民黨下野後,臺灣議會名存實亡,臺灣在國際上的影響逐漸萎縮,中山樓門可羅雀,失去了往日的輝煌,但現在的臺灣當局還經常在這裡舉行諸如慶祝教師節之類的群眾性活動。

二、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地處臺北市北郊外雙溪,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於1950年破土動工,1965年11月12日落成的,因此,又稱為“中山博物院”。博物院內珍藏著蔣介石先生退守臺灣時從大陸帶去的中華民族歷代文物精品達20余萬件,其中不乏珍貴孤品、絕版。博物院內珍藏的古物大約可分為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三部分,展覽室有20餘間。展覽方式分為永久展覽與專題展覽兩種,大都按歷史原委順序展出。燈光與溫、濕度方面的控制,則經過精密的計算以確保古物保存時的完好性。

三、太魯閣峽谷風景區

太魯閣峽谷位於臺灣東部花蓮縣北境立霧溪穀內,屬於舉世聞名罕見的峽谷風光。東段主要風景區有碧綠、新白楊、大斷崖、燕子口、九曲洞、長春祠、洛韶、文山溫泉、天祥、太魯閣等。自天祥以下至太魯閣19公里,由結晶石灰岩所成的峽谷,最為壯觀。其中大斷崖山南側的斷崖高達千米,尤為山峽地形罕見。加以沿線的深秋紅葉,春暖櫻花,風光佳麗,令人留連。而最令筆者歎為觀止的還數穿行在懸崖絕壁中的公路和隧道。據介紹,蔣介石先生父子剛進臺灣時,為了開發東部和南部山區,也為了在中共軍隊萬一解放臺灣時,蔣氏父子有一條往東、往南的退路,蔣經國先生率領數千名從大陸隨蔣氏父子退守臺灣的年輕官兵,硬是用鑿子和鋼?鑿,用炸藥炸等原始工具及艱苦奮鬥的精神,在往東及往南崇山峻嶺堅硬的花崗岩石上修築了公路和隧道。不少官兵在修路中遇難,長眠在這些大山中。為了紀念這些英勇獻身的官兵,也為了激勵後人,蔣經國先生親筆撰寫祭文,在他們獻身的地方為他們立碑、修廟。這條公路經過後人加工拓寬,成為通往臺灣東部和南部的交通命脈。這條公路和隧道及碑和廟宇,至今仍為觀光遊覽最亮麗的風景線。

四、日月潭風景區

日月潭地處臺灣中部南投縣魚池鄉崇山峻嶺中,是臺灣島中最大的天然湖,海拔760米。日月潭原面積4. 5平方公里,最深6米,湖中有一小島,名叫珠仔島,也稱珠仔山。以此島為界,北半部形如日輪,稱為日潭,南半部形如月弧,稱為月潭,故名日月潭“雙潭秋月”被選為臺灣八景之一,盛名遠播,歷久不衰。但清初尚無日月潭之名,地屬“水沙連”。《臺灣府志》雲:“水沙連四周大山,山外溪流包絡,自山口入為潭”,有“海外別一洞天”之稱。1931年下游山麓興建水電工程,1934年第一發電站完成後,引濁水溪水源,湖面水位提高21米,最大深度增至27米,面積擴大至7.7平方公里,輪廊己不復如原狀。珠仔島面積由原來的8公頃縮為1公頃,改名光華島,亦稱拉魯島。遊人泛舟,可登臨駐足,覽賞環湖景色。潭東水社大山高達2056米,山腰湖畔興建寺廟樓宇甚多,主要有文武廟、孔雀園、玄光寺、玄奘寺等。抗日戰爭期間被侵華日軍從南京天禧寺劫走的部分玄奘遺骨,於1966年從日本取回,初存獅頭山開善寺,繼移日月潭玄光寺,後存玄奘寺,從此,湖光山色又添一勝。湖東南岸是原住居民邵族居民部落區,該族青年男女的土俗歌舞表演堪稱臺灣一絕,深受遊客的歡迎。

五、阿里山森林遊樂區

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市以東,是阿里山脈中心群峰的總稱,東距臺灣最高峰玉山甚近。其主峰大塔山海拔2663米,次為塔山,海拔2480米。

相傳於250多年前鄒族有一位酋長名叫“阿巴里”,勇敢善獵,常常帶族人進山打獵,每次都是滿載而歸。族人為感念他,便將其山稱為“阿里山”。現今臺灣的流行歌曲“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正是阿里山鄒族人的寫照。

阿里山景區以森林、登山鐵路、雲海、日出、晚霞等五大奇觀召來眾多遊客。

阿里山是臺灣著名的天然森林區,古木參天。據介紹,林區中有紅檜、柳杉、扁柏、鐵松、華山松、臺灣杉等珍貴林木,其中,以紅檜最為有名。有一株老紅檜,樹高約53米,樹圍約23米,樹齡己逾3000年,被稱為“神木”。後因遭雷擊而成枯木,但仍是阿里山上重要的一景。此外,還有20多株參天巨型古紅檜樹,最年長的有2500多歲,最年輕的也有700歲。在森林裡,還可以看到一些千姿百態的大樹,有樹幹相互纏繞的“同心樹”,有同時長出三棵和四棵樹的“三兄弟”、“四姐妹”樹,有新生樹長在老樹樹體上的“三代木”,有狀似大象頭部的“象鼻木”等等。

到阿里山不坐登山火車,等於沒到阿里山。阿里山的登山小火車鐵軌只有0.76米寬,全長71.4公里。據說是日本侵略者佔領臺灣時,為將阿里山上的紅檜、柳杉等珍貴樹木砍伐後運往日本本土而修建的。登山鐵路全程由海拔30米上升至2216米,沿途可觀賞熱帶林、暖帶林、溫帶林的林相變化。尤其是火車在獨立山的三次螺旋環繞,第四次則以“8”字形駛離,及第一分道的“之”字形前進等,極為罕見又有趣,令人感歎不己。

阿里山日出也是來阿里山不可錯過的美景。觀日出的最佳地點是在祝山山頂的觀日台,遊客需在淩晨三、四點起床搭旅館的小客車或乘坐往祝山的登山小火車前往。日出雖說是阿里山最為壯觀最為奇妙的美景之一,但據導遊介紹,真正能看到日出的是極少數的幸運遊客,大多數遊客只能看到當天日出時天邊的雲彩。筆者及所率考察團成員觀日出的那天也是興致勃勃的去,非常遺憾的回。

阿里山風景區著名的風景點還有姊妹潭、櫻花林、塔山斷崖,慈雲寺、受鎮宮,等等。如果遊客感興趣的話,還可考察一下座落在阿里山頂受鎮宮對面的一所小學校。據說,這所小學校只有70多名學生,但教室和實驗室卻有幾十間,幾乎每門課都有一間專用教室,外加一個面積頗大的運動場,而且是免費的義務教育。因這所小學所處的海拔比較高,故被當地居民稱之為“最高學府”。

臺北故宮博物院、士林官邸、中山樓、陽明山公園、大屯火山群、國民黨黨部大樓、忠烈堂、臺灣東海岸太平洋景觀、清水斷崖、太魯閣峽谷風景區、花蓮台東海岸風景區中的三仙台、八仙洞、北回歸線標誌塔、長虹橋和阿里山森林遊樂區、日月潭風景區,等等。
日月潭風景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