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為什麼會有“四絕”?

黃山雄距于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後,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西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遊人歎為觀止。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佈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山中奇峰彙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鬥豔,煙雲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裡彙聚,在這裡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語)的崇高讚譽。
黃山四季
在黃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區不一樣,在氣候學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氣溫在22℃-10℃之間為春季和秋季,22℃以上為春季,低於10℃的為冬季。如果按這個標準,黃山的4-6月份為春季,7-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冬季較長)。
黃山不僅平均氣溫較低,而且由於黃山地勢高聳,其溫度又隨地勢升高而遞減。半山寺、雲穀寺一線以下,四季還比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頂、玉屏樓、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餘皆為冬季。黃山季節還比平原來得遲,“高處不勝寒”,黃山冬冷,歷時又長,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從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約推遲三天。溫泉區4月3日進入春天,而光明頂則要推遲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樂天在《游廬山大林寺》詩中寫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人描寫的就是山區與平原在季節上的差異。
現在由於地球的溫室效應,黃山冬季的時間有所減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時那般寒冷。
黃山四季皆勝景,黃山的景色不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時,都有不同,黃山的美,就是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中讓遊人著迷,如果您想瞭解黃山的全貌,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年的不同的季節,在這自然造化中去領略黃山,感受黃山。
黃山春光
“山外春歸百卉闌,山中四月春初度。”黃山四月的平均氣溫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這時,山麓已經芳草萋萋野花豔人,秧苗茁壯,桃花落盡,山腰卻澗草猶短,杜鵑始華,桃花初開。大約需要推遲一個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邐十裡的桃林,才枝枝獻麗,一片粉紅。那時,正像詩人王寅春遊此峰時所吟誦的:“河風吹初服,正值桃花時,花開十萬樹,峰似絳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遊興。而在那時,黃山的高山峰頂,氣候尚寒,春意姍姍來遲,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氣息已經來到了遊人中間。黃山春光是以嫵媚動人見長。全身著綠,青翠欲滴;萬花盛開,嬌豔無比;百鳥歡唱,悅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黃山的公路兩旁,田野裡滿目金黃的油菜花,山嶺上點點的映山紅,讓遊客還沒有到黃山,就已經陶醉于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遊覽黃山最佳的季節之一。
黃山夏涼
翠綠的黃山,在南方來的暖濕空氣的吹拂下,於7月份進入夏季。但黃山高處全年無夏日。溫泉區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雲穀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進入夏季,雲穀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沒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頂、玉屏樓和北海,冷季都超過7個月,而暖季還不到5個月。清人曹文埴有詩:“四月始知春,一歲竟無夏。”描寫的正是黃山這種氣候清涼的情況。盛夏季節,黃山7月份平均氣溫為20.7℃(比平原區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氣溫為20.3℃,溫泉區為24.9℃,雲穀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則只有18.7℃。白日可涼爽無汗,晚間蓋被方能入睡,且無蚊蟲叮咬,是一個理想的避暑勝地。
夏日的黃山,峰巒蒼翠欲滴,幽谷濃郁覆蓋,林間百鳥鳴噪,一派盛夏的風采。登山途中,綠樹與青藤互相纏擾,搭成一個個天然的“涼棚”,坐下小憩,觀山賞景,陣陣涼風襲來,令你登山的疲勞頓消。夏天的黃山日出更為壯觀,躍出的紅日如一枝火種,點燃了天宇,也點

黃山雄距于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後,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西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遊人歎為觀止。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佈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山中奇峰彙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鬥豔,煙雲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裡彙聚,在這裡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語)的崇高讚譽。
黃山四季
在黃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區不一樣,在氣候學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氣溫在22℃-10℃之間為春季和秋季,22℃以上為春季,低於10℃的為冬季。如果按這個標準,黃山的4-6月份為春季,7-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冬季較長)。
黃山不僅平均氣溫較低,而且由於黃山地勢高聳,其溫度又隨地勢升高而遞減。半山寺、雲穀寺一線以下,四季還比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頂、玉屏樓、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餘皆為冬季。黃山季節還比平原來得遲,“高處不勝寒”,黃山冬冷,歷時又長,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從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約推遲三天。溫泉區4月3日進入春天,而光明頂則要推遲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樂天在《游廬山大林寺》詩中寫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人描寫的就是山區與平原在季節上的差異。
現在由於地球的溫室效應,黃山冬季的時間有所減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時那般寒冷。
黃山四季皆勝景,黃山的景色不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時,都有不同,黃山的美,就是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中讓遊人著迷,如果您想瞭解黃山的全貌,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年的不同的季節,在這自然造化中去領略黃山,感受黃山。
黃山春光
“山外春歸百卉闌,山中四月春初度。”黃山四月的平均氣溫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這時,山麓已經芳草萋萋野花豔人,秧苗茁壯,桃花落盡,山腰卻澗草猶短,杜鵑始華,桃花初開。大約需要推遲一個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邐十裡的桃林,才枝枝獻麗,一片粉紅。那時,正像詩人王寅春遊此峰時所吟誦的:“河風吹初服,正值桃花時,花開十萬樹,峰似絳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遊興。而在那時,黃山的高山峰頂,氣候尚寒,春意姍姍來遲,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氣息已經來到了遊人中間。黃山春光是以嫵媚動人見長。全身著綠,青翠欲滴;萬花盛開,嬌豔無比;百鳥歡唱,悅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黃山的公路兩旁,田野裡滿目金黃的油菜花,山嶺上點點的映山紅,讓遊客還沒有到黃山,就已經陶醉于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遊覽黃山最佳的季節之一。
黃山夏涼
翠綠的黃山,在南方來的暖濕空氣的吹拂下,於7月份進入夏季。但黃山高處全年無夏日。溫泉區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雲穀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進入夏季,雲穀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沒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頂、玉屏樓和北海,冷季都超過7個月,而暖季還不到5個月。清人曹文埴有詩:“四月始知春,一歲竟無夏。”描寫的正是黃山這種氣候清涼的情況。盛夏季節,黃山7月份平均氣溫為20.7℃(比平原區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氣溫為20.3℃,溫泉區為24.9℃,雲穀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則只有18.7℃。白日可涼爽無汗,晚間蓋被方能入睡,且無蚊蟲叮咬,是一個理想的避暑勝地。
夏日的黃山,峰巒蒼翠欲滴,幽谷濃郁覆蓋,林間百鳥鳴噪,一派盛夏的風采。登山途中,綠樹與青藤互相纏擾,搭成一個個天然的“涼棚”,坐下小憩,觀山賞景,陣陣涼風襲來,令你登山的疲勞頓消。夏天的黃山日出更為壯觀,躍出的紅日如一枝火種,點燃了天宇,也點
黃山雄距于風景秀麗的皖南山區,它以“三奇四絕”的奇異風采名冠於世。1982年黃山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86年經評選列入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區,199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後,黃山又相繼被評選為國家級“衛生山”、“安全山”,1998年被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等部門確定為全國首批十個文明景區之首。
黃山,古稱黟山,唐天寶六年(西元747年)依軒轅黃帝曾在黃山煉丹羽化升天的傳說,唐明皇敕改黟山為黃山。它地跨市內歙縣、休寧、黟縣和黃山區、徽州區,面積1200平方公里,現劃入黃山風景區的154平方公里,是號稱“五百里黃山”的精華部分。

黃山是以自然景觀為特色的山嶽旅遊風景區,奇松、怪石、雲海、溫泉素稱黃山“四絕”,令海內外遊人歎為觀止。黃山有名可數的7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佈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是黃山的三大主峰,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並以三大主峰為中心向四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呈現出典型的峰林地貌。

登上一千八百多米的高處縱覽,山中奇峰彙聚,峭壁千仞,拔地擎天,崢嶸崔嵬。青松在懸崖上爭奇,怪石在奇峰上鬥豔,煙雲在峰壑中彌漫,霞彩在岩壁上流光,自然的美在這裡彙聚,在這裡昇華,賦予它超凡脫俗的品質,塑造出它威武雄壯的氣概。在黃山的面前,時空變得狹小,滄桑變得平淡,它是大自然的驕子,獨領天下奇山的風騷。故而當之無愧地贏得“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徐霞客語)的崇高讚譽。
黃山四季
在黃山,春夏秋冬四季的概念,和平原地區不一樣,在氣候學上,通常是指一年中每候(5天)平均氣溫在22℃-10℃之間為春季和秋季,22℃以上為春季,低於10℃的為冬季。如果按這個標準,黃山的4-6月份為春季,7-8月為夏季,9-10月為秋季,11-3月為冬季(冬季較長)。
黃山不僅平均氣溫較低,而且由於黃山地勢高聳,其溫度又隨地勢升高而遞減。半山寺、雲穀寺一線以下,四季還比較分明;其上(包括光明頂、玉屏樓、北海),春、夏、秋三季只有140天左右,其餘皆為冬季。黃山季節還比平原來得遲,“高處不勝寒”,黃山冬冷,歷時又長,春天總是姍姍來遲。從山麓向上,一般每垂直升高100米,入春期約推遲三天。溫泉區4月3日進入春天,而光明頂則要推遲到5月13日。正如唐代白樂天在《游廬山大林寺》詩中寫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詩人描寫的就是山區與平原在季節上的差異。
現在由於地球的溫室效應,黃山冬季的時間有所減短,而且冬季普遍不再如古時那般寒冷。
黃山四季皆勝景,黃山的景色不僅一年四季,甚至一日四時,都有不同,黃山的美,就是在這無窮無盡的變化中讓遊人著迷,如果您想瞭解黃山的全貌,那麼,就應該選擇一年的不同的季節,在這自然造化中去領略黃山,感受黃山。
黃山春光
“山外春歸百卉闌,山中四月春初度。”黃山四月的平均氣溫為10℃,比三月份要升高5.6℃。這時,山麓已經芳草萋萋野花豔人,秧苗茁壯,桃花落盡,山腰卻澗草猶短,杜鵑始華,桃花初開。大約需要推遲一個星期左右,那桃花峰迤邐十裡的桃林,才枝枝獻麗,一片粉紅。那時,正像詩人王寅春遊此峰時所吟誦的:“河風吹初服,正值桃花時,花開十萬樹,峰似絳霞披。”正是春光明媚,助人遊興。而在那時,黃山的高山峰頂,氣候尚寒,春意姍姍來遲,青草才抽芽,花卉才含蕊。但春的氣息已經來到了遊人中間。黃山春光是以嫵媚動人見長。全身著綠,青翠欲滴;萬花盛開,嬌豔無比;百鳥歡唱,悅耳怡情。春季,在通往黃山的公路兩旁,田野裡滿目金黃的油菜花,山嶺上點點的映山紅,讓遊客還沒有到黃山,就已經陶醉于這自然的美景中了。 春季,是遊覽黃山最佳的季節之一。
黃山夏涼
翠綠的黃山,在南方來的暖濕空氣的吹拂下,於7月份進入夏季。但黃山高處全年無夏日。溫泉區6月29日入夏,夏季56天。雲穀寺、半山寺要到7月20日才進入夏季,雲穀寺夏季26天,半山寺夏季僅有8天。半山寺以上、全年沒有夏季,只有冷季(冬)和暖季(春、秋)之分,光明頂、玉屏樓和北海,冷季都超過7個月,而暖季還不到5個月。清人曹文埴有詩:“四月始知春,一歲竟無夏。”描寫的正是黃山這種氣候清涼的情況。盛夏季節,黃山7月份平均氣溫為20.7℃(比平原區低7℃左右),8月份平均氣溫為20.3℃,溫泉區為24.9℃,雲穀寺22.9℃,半山寺只有20.9℃,北海則只有18.7℃。白日可涼爽無汗,晚間蓋被方能入睡,且無蚊蟲叮咬,是一個理想的避暑勝地。
夏日的黃山,峰巒蒼翠欲滴,幽谷濃郁覆蓋,林間百鳥鳴噪,一派盛夏的風采。登山途中,綠樹與青藤互相纏擾,搭成一個個天然的“涼棚”,坐下小憩,觀山賞景,陣陣涼風襲來,令你登山的疲勞頓消。夏天的黃山日出更為壯觀,躍出的紅日如一枝火種,點燃了天宇,也點燃了山峰和樹木,仿佛整個世界都沐光溢彩,燦爛輝煌。盛夏的黃山,更有那看不見的飛瀑,數不清的流泉,特別在暴雨過後,黃山就成了水的世界,水為黃山譜寫了一曲曲激昂的樂章。夏日的雲海雖沒有秋冬雲海那樣沉著、渾厚,但也別有一番瀟灑、清麗。在雲霧的動靜之中,有時還可以看到絢麗的彩虹,如一座七色彩橋,架在兩峰之間。日落並不比日出遜色,火紅的晚霞為夏日的黃山披上一層燦爛的暮色,令人如癡如醉。夏之黃山,是一幅幅濃綠的畫,是一杯杯清涼甘甜的果汁,更是一曲曲跌宕起伏、宛轉悠揚的樂曲。元末清初歙縣人鮑深有《祥符寺避暑》詩雲》:“森森古木覆苔陰,四顧蒼山一徑深。六月長廊不知暑,飛泉終日響潮音。”
黃山秋色
夏去秋來,黃山的秋天來得早。8月份,平原地帶還天氣炎熱,黃山卻已經開始漸漸進入了秋季。9月份,北方冷空氣逐漸增強,月平均氣溫就降到12.9℃,比8月份降低了7.4℃,10月份氣溫繼續下降,月平均氣溫只有11.7℃,離冬季越來越臨近了。
黃山的秋季,別有種種勝景。秋高氣清,白雲碧漢,丹楓似火,草深果黃。明歙人,曾授監察禦史、河南巡撫的淩桐,做記遊詩有句:“更有秋容寫不得,白雲碧漢映丹楓。”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也因此讚賞黃山秋景:“楓林相間,五色紛披,燦若圖繡。”黃山的秋天,還因為林茂色鮮,鳥語花香,生氣盎然。竟是“秋天裡的春天”。明代大學士許國(歙縣人,今歙縣縣城有許國石坊遺跡)年輕時曾經就讀于黃山的祥符寺,他作《秋日黃山遊覽》詩雲:“秋落秋風裡,行吟逸思饒。芙蓉欹水曲,苔蔓上牆腰。酒盞黃花近,天都碧漢遙。浮丘如有待,舉手願相招”。該詩將秋日的黃山寫得眾花爭豔、峰水相襯,堪與春色比高低,令常見的悲秋之情為之一掃。
黃山冬雪
黃山冬來早,冬季時間長。據《黃山志》記載,溫泉區11月9日開始入冬,冬季155天,而半山腰10月中旬入冬,冬季195天,高山頂上,在9月下旬入冬,冬季長達227天。黃山之冬,並不想大家想像的那樣北風呼嘯,冰雪難耐,令人生畏。其實,這裡冬天的氣候特點是寒而不凍。究其原因,一則日溫差小,總在4-6℃之間,而山下周圍各縣日溫差大都在9-11℃;二則空氣乾燥,沒有陰霾籠罩。從目前看來,冬半年的風景,並無蕭條冷落的感覺,往往比夏半年還優美。這也就是所說的“黃山四季皆勝景,唯有臘冬景更佳”,更難怪朱昒基總理來黃山考察時,就親自提出來,黃山的冬天很美啊,你們要大力推廣冬遊,可以把我拿來作廣告嘛。
黃山一年有雲霧二百多天,而絕大多數的雲海則出現在冬半年。霧?奇景只有在冬季山上氣溫達到零下時,霧(雲)滴碰撞在樹木石塊等物體上,才能形成。
黃山冬日雪景尤為壯觀,一年中,全年平均積雪約50天,平均初積雪日期是11月29日,終雪則在次年的3月28日。當北方冷空氣南下侵入黃山時,便朔風號長空,大雪鋪山巒,漫山遍野,流花飛瓊,群峰披玉,萬樹鎦金,瑰麗無比。清人王國相有《黃山對雪》歌曰:“黃山峰六六,面面青芙蓉。一夜經天繪,丰姿別樣工。天驕成玉龍。洞口杳無跡,一片白雲封。豈是知微目,晶晶天都中?豈是六郎粉,灼灼蓮花容?彌天雲母帳,匝地水晶櫳。怪在黃山一旦成白嶽,三十六峰太素宮。”作者描摹出了黃山風停雪止之後,到處銀裝素裹,巧石如玉,銀峰閃光的奇妙景色。
霧?是黃山冬季的著名景色,每逢嚴寒隆冬,滿山玉樹銀花,他非雪非霜,而又比雪奇,比霜美。在燦爛的陽光中,晶瑩閃爍,蔚為奇觀。這就是霧?奇景。當氣溫下降到零下,有霧或毛毛雨時,樹木、石塊等物體表面會凍結在物體表面而形成透明的凍結物,這種現象稱為“霧?”。黃山平均每年有霧淞62天,雨?35.5天。霧?持續最長時間為587小時,最大直徑23.2釐米。雨?最長持續時間594小時,最大直徑41.3釐米。黃山大部分是粒狀霧?,一般氣溫在-2至-7℃時,就能形成。當霧滴擴大到毛毛細雨時,就能形成雨?。
黃山霧?,比任何地方更美、更奇、更絕。無愧於天下絕中之絕景。你若冬日遊山,或許於某一個早晨推窗眺望,會突然發現窗外的景致已經面目全非,成了一片銀色的世界。茫茫群峰是座座冰山,棵棵樹木象叢叢珊瑚,令你疑惑,莫非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非也,這就是難得一求的霧?!帶上拐杖,出戶登山,放眼四望,只見群峰錯列,松林密疊,一派銀裝素裹。黃山一改往日蔥蘢蒼翠的面目,到處一片潔白,天地渾然一色。從上到下,一草一木,一枝一葉都凝聚著潔白無瑕的晶體,如披銀疊疊,似掛珠串串,山風拂蕩,晶瑩耀眼,如進入了琉璃世界,似到了仙山瓊閣,令你目不暇接,又如同進入了一個童話般的夢幻之境。
黃山四絕



黃山四絕--奇松
黃山延綿數百里,千峰萬壑,比比皆松。黃山松,它分佈於海拔800米以上高山,以石為母,頑強地紮根於巨岩裂隙。黃山松針葉粗短,蒼翠濃密,幹曲枝虯,千姿百態。或倚岸挺拔,或獨立峰巔,或倒懸絕壁,或冠平如蓋,或尖削似劍。有的循崖度壑,繞石而過;有的穿罅穴縫,破石而出。忽懸、忽橫、忽臥、忽起,“無樹非松,無石不松,無松不奇”。
黃山松是由黃山獨特地貌、氣候而形成的中國松樹的一種變體。黃山松一般生長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黃山北坡在1500-1700米處,南坡在1000-1600米處。黃山松的千姿百態和黃山販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黃山松的種子能夠被風送到花崗岩的裂縫中去,以無堅不摧、有縫即入的鑽勁,在那裡發芽、生根、成長。黃山泥土稀少,但花崗岩中肉紅色的長石中含有鉀,夏天雷雨後空氣中的氮氣變成氮鹽,可以被岩層和泥土吸收,進而為松樹的根系吸收;松樹的根系不斷分泌一種有機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礦物鹽類分解出來為己所用;花草、樹頁等植物腐爛後,也分解成肥料;這樣黃山松便在貧瘠的岩縫中存活、成長。地勢崎嶇不平,懸崖峭壁縱橫堆疊,黃山松無法垂直生長,只能彎彎曲曲地甚至朝下生長。由於要抗暴風禦冰霜,黃山松的針葉短粗,冠平如削,色綠深沉,樹幹和樹枝也極堅韌,極富彈性。黃山松的另一特點是,由於風吹日曬,許多松樹只在一邊長出樹枝。黃山松姿態堅韌傲然,美麗奇特,但生長的環境十分艱苦,因而生長速度異常緩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黃山松,往往樹齡上百年,甚至數百年;根部常常比樹幹長幾倍、幾十倍,由於根部很深,黃山松能堅強地立於岩石之上,雖曆風霜雨霜卻依然永葆青春。
最著名的黃山松有:迎客松(位於玉屏樓的石獅前面),送客松(位於玉屏樓的右邊),蒲團松(位於蓮花溪穀),鳳凰松(位於天海),棋盤松(位於平田石橋),接引松(位於始信峰),麒麟松(位於北海賓館和清涼台之間),黑虎松(位於北海賓館和始信峰之間),探海松或叫舞松(位於天都峰的鯽魚背旁邊)——這就是黃山的十大名松。過去還曾有人編了《名松譜》,收錄了許多黃山松,您可以數出名字的松樹成百上千,每顆都獨具美麗、優雅的風格。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