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甘肅天水麥積石窟

約5世紀至明代佛教石窟寺。在甘肅省天水市東南35公里的麥積山。窟龕開鑿在山崖峭壁間,現存洞窟分佈在東西兩崖,今存窟龕194個,歷代大小造像7000餘尊,壁畫近1000平方米。麥積山山崖為第三紀砂礫岩,

結構鬆散,膠結性能差,不易進行雕刻,造像中除個別由外地運來的石塊進行雕刻外,絕大部分為泥塑彩妝。麥積山石窟的開創年代,一般認為始鑿于後秦,歷經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元、明,歷代都有開鑿修繕和妝鑾。現存實物中以北魏、西魏、北周和隋代的窟龕數目和造像為最多。北魏應為麥積山石窟開窟造像的最高峰,現存窟龕80餘個,幾乎占全部窟龕總數的二分之一。麥積山石窟的各代造像以其造型及技藝的優美高超等在中國雕塑藝術史和佛教藝術史上佔有相當突出的地位。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早期的窟龕,主要有74和78窟,均為長方形平頂窟。窟內正、左、右三壁設凹字形高壇,正壁一佛二菩薩;左、右兩壁各一佛。佛均為彩塑結跏趺坐。正壁二菩薩上部的立壁上各鑿一圓拱淺龕,龕內分別塑思惟菩薩和彌勒菩薩。佛作波紋高髻,畫相豐滿,高鼻薄唇,軀體雄健,內著僧祗支,外著半披肩袈裟。菩薩為高髻寶冠,長髮披肩,袒上身,飾項圈、臂釧、手環,斜披絡腋,下著裙,仍保留著犍陀羅風格和意韻。有人認為上述諸窟為北魏以前開鑿。

北魏時期窟龕數目最多,早、中、晚期作品的風格也有顯著差異。自魏太武帝至孝文帝太和年間(431∼499左右)可劃為北魏早期。代表這一時期的有128、148、110、80等窟龕,多為平面方形,平頂,低壇,有的窟內左、右壁開龕。造像以三佛、釋迦、多寶佛、菩薩或供養人像為主。北魏中期,約自宣武帝景明初到延昌年間(500∼515左右),主要窟龕有115、114、76、69、155、86、89、91、93、103、156、22、19等。其中115窟是麥積山石窟中唯一有造像紀年的洞窟。窟平面近似方形,平頂,正壁塑一佛,左、右二壁各塑一菩薩,佛結跏趺坐於一方形座上,二菩薩侍立。佛座前有施主張之伯墨書“大代景明三年九月十五日”發願文一方。其餘窟龕也多作直壁正方形或窟壁設龕等形制。造像多數以三佛為主,配以菩薩、弟子或七佛等。北魏晚期,約自孝明帝熙平年間至魏亡(516∼534)。這一時期為麥積山開窟造像的頂峰,不僅窟龕多,而且形式多樣,造像題材也很廣泛。主要窟龕有127、133、135、101、163、154、118、158、28、30等,除了一般性的方形小窟外,還修鑿了如133、135和127等大型洞窟。

西魏、北周也是麥積山石窟造像比較興盛的時期。西魏時期的代表窟龕有43、44、20、120、123、119、60等。其中43窟為具有民族傳統建築特色的崖閣式窟。相傳西魏文帝皇后乙弗氏曾葬於此。北周時期代表性的窟龕有3、4、18、45、88、94、64、62、141等。其中第4窟也稱散花樓或上七佛閣,為一個面闊七間、有長廊列柱的崖閣窟,位於東崖最高處,在一石雕廡殿頂式窟簷下,順列七大龕。龕為方形,四坡頂,龕內彩塑大像各7軀,為麥積山第一大窟。秦州大都督李允信為其亡父出資修建。當時著名的文學家庾信為此撰寫了《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銘並序》碑文。西魏和北周造像具有形體豐滿,健壯秀麗的特點。隋窟有5、13、98、25、37、8、14等。編號13和98窟分別為東西兩崖的石胎泥塑摩崖一佛二菩薩像,均高10余米。

麥積山石窟唐代窟龕和造像多在前代洞窟內加以重塑或重繪。今存編號5窟(牛兒堂)和4窟(上七佛閣)內有少量的造像或壁畫。宋代在麥積山雖有不少造像,但都是在前代開鑿的洞窟內重新塑作。明代以後,麥積山石窟除重新彩妝外,再無新的進展。

麥積山石窟歷經千餘年,缺少妥善的保護與管理,窟龕間的棧道大部分損毀,造像和壁畫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在對麥積山石窟的研究工作上,馮國瑞編著的《麥積山石窟志》為研究其歷史沿革做出了一定的貢獻。1952年,西北行政委員會文化部曾組織馮國瑞、常書鴻等進行了一次全面考察。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文化部又組織吳作人、王朝聞、常任俠等美術和考古界的專家、學者進一步作了系統調查,編寫了《麥積山石窟》一文。1953年成立了麥積山文物保管所,加強了管理與保護。1962年以來,除了架設棧道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對佛像和壁畫的破壞。1976年至80年代初,為防止石窟岩體崩塌,國家撥專款進行了噴錨加固保護工程。1985年,麥積山石窟保管所更名為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