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多少年清潔一次?

樂山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大渡河、青衣江與岷江匯合處淩雲山上,通高71米,臨江端坐,雍容大度,顯示了古人高超的雕刻藝術。在世界各地石窟佛像中,樂山大佛是世界古代第一大石刻彌勒佛坐像,因其直接在山體上雕刻而成,故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壯觀景象。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樂山大佛建于唐玄宗開元初年(西元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貞元19年(西元803年),前後經歷四代皇帝、整整90年才完工。大佛建成距今已有1280多年。

樂山大佛的始創者海通禪師,是貴州人。當初到淩雲山結茅,見淩雲山下三江匯流、浪濤洶湧,舟楫人亡,農田淹沒,於是發宏願造一巨佛來減殺水勢,永鎮風濤。

然而,曆千年滄桑的樂山大佛由於受風吹、酸雨、水漬、江水衝擊和遊人日增的影響,加上大佛地處亞熱帶濕潤區,又建在本身強度不高的紅砂岩上,近年來大佛風化明顯,髮髻脫落,鼻樑發黑,佛容日漸黯淡。

據史料記載,樂山大佛在唐朝初建時期曾有“大像閣”保護佛體,後毀於明代兵火,如今在大佛兩側的崖壁上,仍可見殘存的幾十個樑柱孔穴。據專家們考證,大像閣獨到的排水體系對大佛的防水滲透、沖刷、防風化和通風排濕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如果沒有大像閣庇護大佛數百年,大佛也許早變成一堆石頭了。

中外專家們憂慮,沒有了大像閣庇護的樂山大佛到底能維持多久,也許百年以後甚至數十年後人們就難睹佛容了。

據樂山大佛管委會介紹,大佛現狀牽動了海內外。不久前,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官員和專家考察了樂山大佛,並對大佛保護進行了“會診”,認為如何科學地保護大佛,實際上是個世界性的難題,建議中國聘請世界一流專家對此開展專題性研究。

經過長期的準備,包括制定縝密的維修方案,四川省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在專家充分論證和現場指導下從本月24日開始對樂山大佛進行清潔修補工程。 (新華社成都3月30日電)

政府撥款,層層審批∼
剛剛才做過面部及全身美容的世界第一佛,今冬將再次接受第二次大規模康復治療。據四川省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透露,這筆治療費預計將達到1.8億元。

 據瞭解,今冬岷江水枯之時,就是“治療”全面展開之日。大佛文物管理部門說,這是因為二期維修工程的重點專案之一就是拓寬大佛佛腳平臺。據專家們水下調查發現,由於江水對岩石的長期沖刷,大佛的基座下已出現幾十個空洞,“醫師們”將把平臺在原有的基礎上向江面拓展150米,這樣既能防禦江水的淘蝕,保護大佛基座,使佛腳岸坡的損傷減少到最小程度,又可拓寬遊人的參觀通道,恢復古代大佛腳底的蓮花坐台造型。

 另據瞭解,在景區北門沿淩雲山崖之處將新起一條棧道,直通佛腳平臺,目的是為了疏導遊人,形成旅遊環線,保護唐代九曲棧道及摩崖石刻。即將在前山門進行的築堤治汙工程,不僅可解決大佛的環保治汙問題,拉直了的河堤還有利於航運和洩洪。在景區週邊區域,“醫師們”還將修一條過境公路繞過景區,以減少大氣、噪音污染,保護大佛四周的生態環境。

 為使世界第一佛保持真容,“醫師們”將在“修舊如舊、恢復原貌”的原則下為大佛治療。據瞭解,為了今後順應科學技的發展,便於選擇更先進、更適宜的保護方法,“醫師們”選用了可逆性強、安全牢固、方便拆卸的“治療方法”,使佛腳岸坡的損傷達最小程度。為完善大佛佛窟的總體造型效果,“醫師們”的“治療”將使大佛的形體、色彩和質感達到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的效果。

  建于唐代開元初年的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石刻佛像,距今已有1200年歷史,1996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年3月,大佛進行了建造史上最大規模的保護維修工程,專家們大面積清潔修補了大佛的頭部、面部,清除了佛身雜草、修補了佛身破損部位。美容結束之後,樂山大佛的遊客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四分之一。

 如今,大佛的第二次大規模治療,得到了國家文物局、國家旅遊局和四川省、市政府的肯定,國家文物專家們一至評價,這是一次科學的維修。

 為使大佛的再次治療更有效、更科學,大佛文物保護部門、國家文物局、聯合國世界遺產組織以及世界銀行等各國不同專家們,經過多次會診,確定了大佛佛腳平臺拓展的初設方案,並報經了國家文物局審批。

 據悉,目前大佛已拿到由世行貸款的200萬美元治療費,1.8億元總費用的其餘部份將由當方自籌解決。據當地景區部門介紹,其中有1.2億元用於景區的過境公路,3800萬用於大佛平臺、棧道及核心區保護專案。預計,第二次治療將在兩年內結束,今年9月底,景區過境公路已正式開工,年底大佛棧道平臺拓展工程也將開工,遊客們將在明年9月樂山國際旅遊大佛節來臨日與全新的大佛見面。

 景區管理部門還透露,他們將在此間確保大佛九曲棧道照常開放,水上游江營運暢通,不影響國內外遊人觀瞻樂山大佛真容雄姿
N年,這個時間不確定的,因為費用太高了,而且害怕損壞文物.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