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是什麼

一般說來,自然旅遊和建立在可持續基礎上的旅遊可以被視為生態旅遊。

世界銀行環境部和生態旅遊學會給生態旅遊下的定義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區去瞭解環境的文化和自然歷史,它不會破壞自然,而且它會使當地社區從保護自然資源中得到經濟收益。”

定義很嚴謹,不過有點高深莫測。我們來用具體例子說明什麼是生態旅遊。

一是觀鳥。旅遊者手拿望遠鏡,早出晚歸,僅憑鳥的鳴叫或飛行的姿勢,就能準確鑒定出鳥的種類。
二是乘船到波濤洶湧的大海裡尋覓鯨魚。
一道噴水柱,或鯨魚龐大的軀體下跌時濺起沖天的水花,令人心曠神怡。
三是背起行囊,乘一葉扁舟深入神秘的亞馬遜腹地:
藤蔓低垂,猿猱長啼,食人魚在水中唼喋作響。四是自願參加一些研究專案的野外工作,用支付的食宿費來支持研究的進行。這些有利於自然保
護,以及使遊客從中接受到環境教育的旅遊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旅遊。

生態旅遊之所以在當今世界上風靡一時,而且被越來越多的人推崇,是由於在理論上它比傳統的大眾旅遊有不少優越之處,如在適當利用的同時保護資源;為自然保護提供資金,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賺取外匯;提高地方和民間對自然保護的重視等等。

不過要開展生態旅遊是十分困難的,因為它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首先,保留著豐富自然資源的地區通常位置偏遠、交通不便、生活條件艱苦。生態旅遊不僅需要的時間長、費用高,有時連基本的生活條件也難以保障。第二,遊客對生態旅遊的期望經常無法實現。比如說,你花錢去陝西長青保護區看熊貓,若是能在野外痛快地看上一通熊貓,你才會覺得錢沒白花。而實際上在野外能看到熊貓的機會非常低。我在野外研究了幾年的熊貓,也只看到過一次,而且是屁股一閃而過。一般的遊客要想在幾天的時間裡就看到熊貓,無疑是不現實的。第三,生態旅遊的客源比較少。生態旅遊要求遊客具備比較豐富的生物學知識,對大自然有濃厚興趣。那些滿足於走馬觀花、遊山玩水,照張相轉身就走的遊客,對生態旅遊是不感興趣的。第四,生態旅遊的經濟效益規模有限。生態旅遊的遊客分兩種:一種是“吃苦”型,多是年輕學生,幾個人背上帳篷、揣上幾包速食麵就敢進山,風餐露宿,櫛風沐雨,條件雖苦,樂在其中。不幸的是,這些人往往精神可嘉,卻囊中羞澀,拿不出幾個錢來。另一種是“享受”型,主要是來自西方國家的富人、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和年老的人。他們有錢也捨得花錢,但他們的要求也不含糊:住賓館,有餐廳,有車船飛機。因此能夠接待他們的景點是不多的。所以,儘管有人把生態旅遊誇得天花亂墜,事實上,連生態旅遊的鼓吹者也不得不承認,基本上是雷聲大雨點小。

既然生態旅遊要求這麼苛刻,政府又怎麼能大張旗鼓地推廣呢?這其中的奧妙是,旅遊行業和政府把自然旅遊(即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的旅遊)與生態旅遊等同了起來。這樣一來,生態旅遊的範圍可就沒邊了。哪種旅遊能脫離自然環境?認真起來,連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從這個角度來說,生態旅遊與普通旅遊沒有什麼區別。這樣,國家和地方政府才能把旅遊列入經濟發展計畫,制定生態旅遊發展目標;才能在缺乏全域的自然保護規劃和不徵求當地社區意見的前提下,上演全民發展生態旅遊的“節目”。也只有這樣,才可以在生態旅遊的招牌下,將無序旅遊的破壞,肆無忌憚地擴展到自然保護區的每一個角落。

我曾經去過雲南西雙版納,看到我們國家惟一的熱帶雨林被索道、空中走廊、人造景點、旅館、道路踐踏得千瘡百孔,慘不忍睹!

生態旅遊並不是一劑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不能天南海北不加區別地濫用一通。一個地區能否開展生態旅遊以及如何確定其合適的規模,取決於當地的面積、人口和生態系統的敏感度。

生態旅遊成功的關鍵,在於旅遊開始前的細緻規劃和不同利益集團的綜合協調管理,可以說完全是一個管理問題。客觀地講,我國目前基本不具備廣泛開展生態旅遊的條件。因為現在公眾的環境保護意識很低,生態旅遊客源匱乏;旅遊基礎服務設施尤其是軟體設施不完備,缺乏對國外生態遊客的吸引力。最令人擔憂的是,旅遊的管理跟不上去,多頭插手,急功好利,經常是開發一片,破壞一片。要提高我國旅遊行業的水準,需要的是扎扎實實的工作。指望掛上一塊生態旅遊的牌子便萬事大吉的想法,不過是自欺欺人。

從根本上講,所有關於旅遊的爭論都可以歸結到規模上。各種旅遊形式之間主要是“程度”上的差異。遊客數量少,對生態和當地社區帶來的影響就少。這種旅遊強度是可持續的,亦可稱之為生態旅遊。如果像今年五一期間許多景區遊客爆滿那樣,生態旅遊事實上早已名存實亡,其造成生態環境的退化甚至破壞是顯而易見的了。

我國人口眾多。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旅遊的要求日益增加。這種正當的需求要積極滿足,必要時可以丟卒保車,犧牲一批景點。但是,我們必須明確生態旅遊的定義,嚴格控制目前生態旅遊的發展。在開發新的旅遊景點時要無比慎重,應儘量保持原始的環境,盡可能地不進行開發建設,可以考慮提高門票價格來控制遊客數量而不減少經濟收入。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