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的種類與養生 關係如何?

旅遊是人們與大自然的直接接觸,並從中感受其豐富內涵的具有陶冶性情的一種娛樂行為。人在旅遊中,身心皆得到良好的運動。旅遊通過遊山玩水,探古涉奇、傍文及藝、臨宮覽寺等諸種形式的活動,不僅滿足了好奇心,增長了知識和智慧,而且身動心怡,從中能獲得身心健康,人們稱之為“旅遊養生”。

  “旅遊養生”是以中醫“易經”理論作指導,利用旅遊這一行為方法,對人體進行系統控調的養生保健技術。根據“易經”的陰陽五行原理,按照旅遊行為的性質和物件,將旅遊行為分為“動游”、“靜游”、“怒游”、“思游”、“悲游”、“險遊”等類別。

  “動遊”:是指旅遊時活動性較大的旅遊行為。其對機體能量的消耗也較大,比如登山涉水、長途旅行、飄洋過海等。“動游”屬陽,含有陽剛之美,適合於青壯年體力較好者。

  “靜遊”:是指旅遊時活動性較小的行為。其對機體能量的消耗較小。比如欣賞園林風光和小橋流水、泛舟湖泊和品茗賞月等。“靜游”屬陰,具有陰柔之美,最適合於中、老年人和體質較弱者。

  凡能導致人們產生不平之情的憤怒情緒的旅遊活動被稱之為“怒遊”。比如遊覽杭州的黃龍洞和嶽飛墳、河北的盧溝橋、北京的圓明園舊址等,均能激起人們的憤怒情緒。根據中醫憤怒致病之說和五行五志所屬以及五行治病原理,“怒遊”者五行屬木,適合於思慮過度、情緒鬱結的病人的養生需要。

  凡能引起人們懷古思緒的旅遊稱之為“思遊”。思遊五行屬土,比如觀遊赤壁遺址,往往能激起人們思古之幽情,又如遊覽洞庭君山則有懷念湘妃之思。故地重遊也能令人追思往昔等等。即使是一般遊覽大自然美景也能引起人們的遐思和深思,這就與“易經”有關,土為萬物之王的思想一致,思遊具有鎮驚作用,患有恐慌症的人宜用“思遊”。

  凡能引起人們悲愁情緒的旅遊活動稱之為“悲遊”。比如汨羅江之遊使人要憑弔屈原而油生悲傷之情;秋冬之季,萬物蕭條,大地由青綠變為枯黃,一般觀之也有悲秋之感等。“悲游”五行屬金,具有制怒平肝作用,宜用於情緒易憤怒者。

  凡能導致人們產生驚恐情緒的旅遊活動稱之為“險遊”。比如遊覽巴東的豐都鬼城、探險黃山奇峰險景等,皆屬此類。“險遊”五行屬木,具有鎮心降火之作用,能調節情緒過度的興奮,宜用於心火過旺者。

  這些不同類別的“旅遊”,使人的意念與自然達到某種默契,心神與塵世形成某種和諧以漸漸昇華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當然,真要“修煉”到這一程度,非得要點文化內涵、素養不可。在這裡,只不過要說明的是,旅遊的確也屬於一種獨特的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行為,俗話說:觸景生情,情隨景變,人景交融,渾然一體,就是這個意思。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