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行李要叫行李?

“行李”一詞現據最早見於《左傳》,《僖公三十年》“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杜預注為:“行李,使人也”;《襄公八年》“有楚命。亦使一介行李告於寡君”,宋代程大昌《演繁露》也認為“行李”當為“使人”,並且認為“今人出行資裝為行李,固失之矣”,可知至遲在宋代“行李”一詞已近現代之含義。程氏引唐李涪語考證《左傳》“使”當為“吏”,後人訛為“李”字。(“一字厘為二字”)。

程氏並認為古字多通用,“行李”即“行理”。“行理”古代職官,掌出使聘問,接待賓客。《左傳 "昭公十三年》“鄭今會晉于平丘,子產爭承曰:‘諸侯靖兵,好以為事。行理之命,無日不至。’”杜預注曰:“行理,使人通聘問者。”也就是派使者即為“行理”。王力先生用此說注《燭之武退秦師》之“行李”。《國語 "周語》“周之秩官,有之曰:敵國賓至。關尹以告行理,以節逆之。”注曰:理,吏也,……行理,小行人也。就此而言,“行李”與“行理”同意。因其為官名,至唐代“官府引導的人”稱為“行李”。“柏台簡行李,蘭殿錫朝衣”(《文苑英華 "唐 "張說 "奉和聖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制詩》)

《白氏長慶集 "六九》中有詩“聞君每來去,w?灤欣睢幣延小俺魴惺斃R蚥n倫啊敝旂岷普洏璃僰樍n淌纖偶柁邑鄍B丫鰲m旱賾τ孟執瑐v欣睢敝旂岷楰荻縉歁敹X蠹?"與程德瑞運使》書信之一“約程四月末間到真州,當遣兒子邁往宜興取行李。”

綜上而言,“行李”古義為“使人”、“使者”,最遲到唐代已有現代“出行時攜帶的行裝”之意,至宋代已經廣泛地應用。
ok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