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不能自己設計汽車?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我們能開發出“兩彈一星”,為什麼在改革開放、物質條件很好的今天,開發不出自己的轎車呢?

沒有技術的獨立就沒有經濟的獨立。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的國際競爭力弱,是入世後受到衝擊最大的工業部門。

眾所周知,中國汽車競爭力差,主要原因是研發能力差,不能自主建立具有國際水準的民族品牌。

出於民族自尊心和上進心,從改革開放起,中國汽車界上上下下都提出,加強汽車的研究開發,設計出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20多年過去了,中國汽車企業的負責人換了好幾代、管理部門也更迭了好幾茬,中國汽車的研發能力,雖然跟自己比有了進步,但還是遠遠落後于世界水準。大街小巷裡,奔跑的依然是外國車,其數量還在瘋狂地增長。

1991年,中國《汽車工業“八五”規劃》提出:要通過合資提高汽車工業的整體發展水準,力爭在2000年左右“初步建成具有自主開發國際水準產品的科技體系”;

1996年,《汽車工業“九五”規劃》提出:以引進技術為主,通過聯合開發,逐步走向自主開發;

今年,《汽車工業“十五”規劃》指出:到“十五”末期,形成貨車以我為主、轎車以聯合開發為主的產品開發能力,能夠開發出具有一定競爭能力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經濟型轎車等產品。

三個規劃,都堅持自主開發,但讓人覺得:信心越來越不足,要求越來越低,難道這是越來越務實的表現?

有人對自主開發不以為然:經濟全球化進程越來越快,汽車工業將沒有國界,再提自主開發、民族汽車工業,就不合時宜了。

許多專家不同意此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不等於世界大同。即使經濟全球化了,集團利益、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照樣存在;不同民族之間、不同國家之間還會發生利益衝突,有時甚至很嚴重。如果中國不搞自主開發,不發展民族汽車工業,中國的汽車企業就只能被動地捲入“全球化重組”中,而這個重組是跨國公司從其本身利益出發而進行的。

中國汽車界唯一的院士———郭孔輝先生說:“沒有技術的獨立,就沒有經濟的獨立,也就沒有政治的獨立。隨著知識和技術在資本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這將是一個必然趨勢。”

民族氣節雖高企業利潤現實

許多人納悶: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能開發出“兩彈一星”來,為什麼在改革開放、物質條件很好的今天,就開發不出來自己的轎車呢?

有人責怪企業沒有開發的動力。當前,中國的轎車企業大多是合資企業,靠引進國外車型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還有什麼動力去費神“開發”呢?況且,中國汽車合資企業的產品早已納入外方的體系,在中外雙方各占50%股份的情況下,中方提出要搞自己的產品體系,談何容易?又要鬧出多少利益衝突?

而開發,對企業來說,實在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設計一款造型新穎獨特的汽車不容易,生產出來並被市場接受,更不容易。新車的開發流程是:先是設計出整車結構、然後出樣車、開發製造模具、進行工藝準備、培訓工人等等,小批試製後,還要進行路試和碰撞實驗,各個環節都要投入鉅資。最大的挑戰還不是這些,是市場風險。一款新車從開發到試製,一般需要四五年,產品出來時,市場上又可能有了更新更先進的產品,如果市場不接受新車,企業幾年的投入就會白費。專家介紹,國外的汽車廠家都是幾個車型同時開發,採取“生產一代,準備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的戰略,幾年下來,可能只有一款車真正投產。一輛新車推出,需要30億—9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60億—790億元)。很顯然,我國企業不具備這樣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實力。

所以,在自主開發上,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就產生了偏差和矛盾。但這不能怪企業,因為企業的目的就是追求最大利潤,企業追逐自己的微觀利益沒有錯,不能責怪企業不“愛國”。畢竟,民族氣節不如利潤來得現實。

技術不是首要阻礙綜合素質才是瓶頸

中國汽車的研究開發,單靠企業不行,靠管理部門就可以了嗎?

應該說,國家非常重視汽車的研究開發,其制定的每一項政策措施,無不體現出鼓勵骨幹企業自主開發、做大做強的良苦用心。

為促進中國汽車企業提高開發、設計、製造能力,使中國企業趕上世界水準,有關部門制定了合資產品國產化率的政策;為使骨幹企業有足夠的資金開發產品、提高實力,有關部門從善如流,改變投資分散的局面,提出重點扶持三大汽車集團;為保護骨幹企業早日設計出自己品牌的轎車,強筋壯骨,抵抗外來衝擊,有關部門設立“轎車生產許可證”,限制競爭,限制非國有資金的投入……

但是,由於企業自身的利益和壓力,這些措施不但沒有促成骨幹企業自主開發能力的形成,有的甚至阻礙了中國整個汽車工業的發展。

對管理部門來說,僅靠喊喊口號、表達緊迫情緒、制定政策鼓勵企業大膽創新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管理部門拿出具體詳細的計畫、組織協調企業搞開發,幫助企業解決每一個實際困難。
......
要承認這方面的落後,自己設計,沒有買專利,引進生產線來得快,且花錢少。我國已能自己設計汽車了安徽的奇瑞轎車就是自主設計的,包括發動機,奇瑞是世界汽車史上發展最迅速的一家汽車公司,每年拿出超過10%的銷售額,作為研發費用,超過20%的員工是研發人員.

因為奇瑞和江淮,使得2006年中國汽車出口量最多的省份是安徽省.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