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的首都是哪個城市?

烏克蘭的首都-基輔市
基輔迪那摩烏克蘭共和國首都基輔(Kyiv)位於烏克蘭中北部,第聶伯河中游,是第聶伯河港口和重要的鐵路樞紐。它面積777平方公里,人口262.6萬(2002年12月31日)。城市屬溫和的大陸性氣候,一月份平均氣溫-5.8℃,7月份平均氣溫19.5℃,平均年降水量622毫米。

基輔具有悠久而光榮的歷史,曾是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的中心,因而有“俄國城市之母”的稱謂。考古表明,基輔始建於西元6世紀末7世紀初。西元822年成為封建國家基輔羅斯的國都,通過貿易逐步繁榮起來。988年改宗東正教。10─11世紀十分興旺,被稱為第聶伯河上的“帝王之城”。到12世紀,基輔發展成歐洲的主要城市,擁有400多座教堂,教堂藝術和手工製品聞名遐邇。1240年被蒙古人攻陷,城市多處被毀,大部分居民被殺。1362年被立陶宛公國佔領,1569年劃歸波蘭,1686年歸屬俄國。19世紀城市貿易擴大,出現了現代工業。19世紀60年代與莫斯科和奧德薩通鐵路。1918年成為獨立的烏克蘭國家首都。二戰中城市遭受嚴重破壞。1941年,蘇軍與德軍經過80天激戰後,德軍佔領基輔。1943年,蘇軍解放基輔。戰後,蘇聯政府授予基輔“英雄城市”稱號以及金星勳章和列寧勳章。經過重建,基輔的工業不斷發展壯大。

基輔市區有數十條林蔭大道以及數百個街心花園和草坪,一幢幢現代化的建築掩映在綠樹和花叢中,基輔因而贏得了“花園城市”的美名。

全市分為10個行政區。市中心是舊城區,坐落在第聶伯河右岸,儘管舊城區的很多建築為戰後所建,但它仍保留著舊街道格局。市內的大部分歷史建築也都集中在這裡,如著名的索菲亞大教堂(11世紀建,現為博物館)等。舊城內外還有許多博物館、劇院、公用樓、大百貨商店。舊城北側原是貿易和猶太人區,現為河港。南側的彼切爾斯基區有烏克蘭政府的許多主要建築,如議會政府大廈等,建造於11世紀的佩切斯卡亞隱修院是前蘇聯歷史上最著名和最重要的隱修院。中心區四周是工業住宅區。住宅建築群形成的單元(稱“社區”)之間為公園和綠化帶,包括烏克蘭科學院的大型植物園和小型大學植物園。城市週邊有數處森林公園。二戰後,城市不斷向第聶伯河左岸發展,兩岸之間有公路和鐵路橋連接。基輔是前蘇聯的重要工業中心之一,工廠遍佈全市,以市中心區以西和第聶伯河左岸最為集中。製造業種類繁多,重工業以生產成套機械裝備、精密機床和儀器、金屬切削機床、飛機、化工設備、液壓起重機、電子儀器、電樞、船舶、摩托車、電影設備為主,輕工業有化工產品、照相機、電子電腦、手錶、編織品、食品等。化工產品有樹脂、化肥、塑膠和化纖等。出版業發達,有14家印刷廠。

基輔的標誌性建築——
索菲婭教堂和烏民族英雄
赫梅利尼茨基的塑像

20世紀70年代初有工業職工35萬,約占職工總數的五分之二。基輔交通發達,是水陸空交通樞紐,有鐵路和公路通往莫斯科、哈爾科夫、頓巴斯、南烏克蘭、奧德薩港、西烏克蘭和波蘭。第聶伯河的航運能力較高。伯里斯波爾機場有航線通往獨聯體大部分大城市、烏克蘭許多城鎮以及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國。市內汽車、電車交通方便,日載客量200余萬人,還有地下鐵道。

基輔文化傳統悠久,在醫學和控制論研究方面成就突出。全市設有20所高等學校和200多個科研機構,還有近300所中學、80所成人夜校和許多專業技術學校。高等學校以國立基輔大學最為有名,它成立於1834年9月16日,是烏克蘭的最高學府,有學生2萬名。20世紀50年代,基輔大學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1999年有150多位中國學生在這裡就讀。基輔的福利設施有綜合和專科醫院、幼稚園、療養院和兒童度假營等,還建有1000多個圖書館、近30座博物館及歷史名人故居。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