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介紹一下加拿大這個國家好嗎?

地理位置

加拿大位於北美洲北半部,國土面積為9970610平方公里,是西半球面積最大、全球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其面積比中國略大,相當於英國的40多倍,法國的18倍。最東點的紐芬蘭省斯皮爾角在在西經5度左右, 最西點的育空地區邊界在西經141度左右,東西長達5514公里。最南端伊利湖的米德爾島在北緯緯41度左右, 最北部的埃爾斯米爾島上的哥倫比亞角在北緯83度左右,南北寬為4634公里。

加拿大三面環海,東臨大西洋,西瀕太平洋,北靠北冰洋及北極圈。 大陸和沿海島嶼海岸線長達2萬公里。東北隔巴芬灣與格陵蘭島相望。西北部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接壤,南界美國本土。加美兩國國界線長達8892公里, 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長的不設防邊界線。加國土的92%為陸地,8%為內陸江湖水面,可耕地占陸地面積的12%。

地形地貌

全國地貌呈西高東低狀。 加拿大的地形大致可分為六個部分:一是東南部山區,位於聖羅倫斯河的東南側,系美國東部阿帕拉契脈向東北的延伸部分,為低山和丘陵地帶。二是聖羅倫斯河流域低地及大湖區。聖羅倫斯河流域低地東起魁北克城,西至安大略省羅克維爾,面積為4.6萬平方公里。大湖區是加拿大地盾南端的一個半島,面積約14萬平方公里。該地區土地肥沃, 氣候溫和,雨水充足,生長期長,是重要的農業區。加拿大工業心臟地帶--安大略省和魁北克省南部就屬於這一地區。這裡居住著全國50%的人口,生產全國70%的製成品。三是加拿大地盾。地盾是一個馬蹄型的岩石地區, 東部延伸至拉布拉多,南至金斯頓市,並向西北折轉,直抵北冰洋。加拿大地盾被公認為是北美洲大陸的核心,由許多古老山脈的根基組成。其片磨岩和花崗岩有35億年的歷史,相當於地球年齡的3/4。由於受到冰河進退的侵蝕,地盾表面只有一層薄土,有利於樅樹、美洲落葉松和松樹等北方林木的生長。 該地區是金、銀、鋅、銅和鈾等各種礦物的蘊藏所在。四是西中部大平原區,位於大熊湖、阿薩巴斯卡湖一線以西直至西部的科迪勒拉山麓,習慣上叫大平原。該地區南部曾是草原,如今是全國主要產糧區。北部林木茂盛,河川縱橫,氣候寒冷,不宜農作。最北部靠近北極,是凍土帶。五是西部的科迪勒拉山區,包括東側洛磯山脈、西側喀斯喀特山脈和海岸山脈以及兩列山脈之間的高原三部分,是加拿大最高的地區,許多山峰在海拔4000米以上。 西沿太平洋的洛磯山脈,最高峰洛根峰海拔5951米。六是北極地區。該地區地處北極圈內,主要是群島,大小島嶼數以千計, 連同其間的水域總面積達16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島上人口稀少,主要居民是因紐特人,靠捕魚和捕海獸為生。這裡只夏、冬兩季,夏季短暫,溫度可高達30度,陽光晝夜普照, 使苔原上百花齊放,但冬季漫長,終日不見陽光。

加拿大擁有非常豐富的淡水資源,全國河流、湖泊眾多。淡水覆蓋面達7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面積的7.6%。主要河流有麥肯齊河、聖羅倫斯河、育空河、納爾遜河、哥倫比亞河、薩斯喀徹爾河、和平河和邱吉爾河等, 其中麥肯齊河最長,為4241公里。加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國家之一,北美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全在美國境內外,其它四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 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為加拿大與美國共有。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總面積25萬多平方公里,其中有36%在加境內。其儲水量相當於全球淡水總量的1/4。其它著名湖泊有大熊湖、大奴湖、溫尼湖等。

氣候
加拿大位於北半球的高緯度地帶,約有1/5的領土位於北極圈內,將近有一半面積的國土為凍土。1月份全國2/3地區的平均氣溫在-18度左右。加拿大冬季比較漫長,從11月份至次年3月份;春季很短,為4、5月份, 夏季為6、7、8等3個月,秋季是9、10月份。

加國土遼闊,各地氣溫差異較大。 北極地區的溫度每年只有幾個月在0度以上,南部氣候溫和,四季分明。西海岸由於受太平洋溫暖潮濕的氣候影響,夏季涼爽,比較乾燥,冬季溫和潮濕,很少下雪,即使下雪, 通常當天也就融化了。由海岸山脈和洛磯山脈組成的科迪勒拉山系擋住了溫暖而潮濕的太平洋氣流,使之無法抵達草原諸省的內陸平原。

中部草原三省冬天寒冷,夏天炎熱,降水較少。 春雨和秋旱使這裡成為世界上最佳的穀物種植地區,但該地區有時也受風蝕、雷雨、雹暴和不合時令的冬霜襲擊。 冬天有一種暖和而乾燥的奇努克風對阿爾伯塔省南部有較大影響,這種風沒沿基山脈吹下來,可使溫度一天內升高達16度之多。

在占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的五大湖附近或聖羅倫斯河沿河地帶, 冬季有漫天飛雪,春季短暫,歷史曾有過早在3月,最高氣溫就達28度的記錄。夏季較長,雨水相對較多,6月中旬至9月中旬的日平均氣溫約20度, 夏季雖不十分炎熱,但最高溫度在30度以上,持續一周以上的熱浪也常襲擊該地區。

加拿大沿大西洋地區是加境內氣候變化最多的地區之一。 冬季的平均溫度變化很大,春季和初夏下雪量相當大,且常有霧。7月是最暖和的月份, 溫度在16-18度之間。

加拿大北部地方,半年以上為冰雪所覆蓋,只有兩個月不見霜雪, 除受大西洋風雨影響的拉布拉多沿岸之外,全地區降水少。最北部是北極地區, 只有數周時間溫度在零度以上。

簡史

自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歐洲人紛紛來到美洲,或建立殖民地,或探索通向亞洲的新航道。1535年,法國探險家加蒂埃把他發現的地方稱為加拿大,為法國在北美的擴張奠定了基礎。當法國人在加拿大經營"新法蘭西"時,英國人在今美國的東北部建立了新英格蘭,並擴大為13個州。 新法蘭西的興起與英屬北美的發展產生了矛盾,於是,英法在加拿大進行了多次爭奪戰。七年戰爭結束後,1763年《巴黎和約》規定,法國把它在加拿大的殖民地全部轉讓給英國。新法蘭西從此成為歷史,加拿大則成為英屬北美的一部分。然而,法國語言和文化已在加拿大落戶生根,魁北克的法裔民族主義問題一直遺留到今天仍未解決。

英國人從法國人手中把新法蘭西接管過來後,原想按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的模式來改造加拿大,但魁北克的法裔人民強烈反對這種"英國化"的政策。英國政府調整對加拿大的政策,1774年英國議會通過 "魁北克法案", 承認法語與英語同為官方語言,並保留法國統治時期的民法和其它制度。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穩住了魁北克,使它在美國獨立革命中沒有參與反英鬥爭。

美國獨立戰爭勝利後,大批在戰爭中支持英國的效忠派逃往加拿大, 幾乎使當時加拿大的人口增加了一半。不久,他們對沿用法國舊制度不滿,要求取消"魁北克法案"。英國政府從美國的獨立鬥爭中吸取教訓, 為了防止加拿大也發生類似的革命,它決定對殖民地採取"分而治之"的方針。1791年英國議會通過取代"魁北克法案"的憲法法案,對英、 法裔等各種居民的要求作出了某種讓步,意在加強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直接控制,進而鞏固其在加拿大的地位。

美國獨立後,英國一直耿耿於懷, 雙方在美國西部邊界及公海上不斷發生矛盾和衝突。美國的擴張勢力想乘機合併加拿大,在國內掀起一陣反英狂熱,並在1812年對英宣戰,兵分兩路,攻入加拿大。這一時期由於英國移民的大量湧入,加拿大的人口比例發生明顯變化,英裔居民占了多數,殖民地社會更加英國化了。與此同時,日益流傳的新思潮在美國革命的影響下, 到19世紀50-60年代,各省聯合起來,為發展經濟和建立一個加拿大民族國家的努力開始了。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防止美國插手,1867年2月, 英國議會通過《英屬北美法案》,並于同年7月1日生效。法案規定: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不倫瑞克省和新斯科舍省共同建立加拿大自治領,定都渥太華,約翰. 麥克唐納為第一任聯邦總理。這樣,7月1日就成為加拿大的國慶日,《英屬北美法案》便成了加拿大的憲法。麥克唐納執政頭6年的最大成就是,把北美大陸北半部納入加拿大版圖,完成了自治領從大西洋岸到太平洋岸的領土拓展。 1873年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加入自治領,成為加拿大的第七個省。

1885年年底,橫貫自治領全境的太平洋鐵路終於修通, 加拿大人不僅實現了從海洋到海洋的願望,而且迎來了經濟繁榮和移民高潮。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人口翻了一番。加拿大西部大草原成了發達的農業區。 西部的大發展必然導致行政區域的再劃分。1905年,阿爾伯特和薩斯喀徹爾在西北地方建省,成為加拿大自治領的第八個和第九個省。

1914年8月,英國對德國宣戰, 加拿大跟著捲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加拿大將士在歐洲前線取得了輝煌成果,自治領人民則在後方作出巨大貢獻。國內出現戰時繁榮,工業部門的發展尤為顯著。大戰結束後, 軍工企業和技術人員均順利地轉向廣泛的民用工業,為加拿大以後的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一戰期間,英帝國的各自治領都在戰爭中作出了貢獻, 同時他們的國家意識和獨立精神也有所加強。在加拿大總理博登的帶領下, 英國的各自治領在國際組織中取得了獨立代表權。1920年加拿大加入新成立的國際聯盟。

1931年英國政府正式承認自治領的獨立地位, 不久英國議會通過"威斯敏斯特法案",加拿大正式成為英聯邦的成員國。

本世紀20年代末加拿大與其它歐美國家一樣陷入了經濟大蕭條。 這場經濟危機給加拿大以巨大衝擊,於是,加拿大社會變革的要求隨之高漲, 各種新的社會組織、運動和政黨應運而生。 加拿大長期以來由保守黨和自由黨輪流執政,1932年出現新的政黨平民合作聯盟等。

1939年英法對德宣戰後,加拿大也於9月10日正式對德宣戰, 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0年6月法國潰敗後, 加拿大成為西方反法西斯戰爭中僅次於美英的第三大國。在戰爭期間, 加拿大實際是同盟國的一個主要軍火庫和英國的海外生產基地。

二戰是加拿大歷史上一個重要階段, 它在許多方面對加拿大後來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主要表現在:

1.加拿大的國力更加充實了,其本土不僅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 而且成為戰時的主要生產基地,新的軍工體系使它成為強大的工業國。 戰時和戰後對英國大量貸款,使它由原來的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

2.加拿大登上了世界舞臺,開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945年聯合國成立,加拿大成為創始會員國之一。 1949年加拿大與美、英、法等一道簽署《北大西洋條約》,成為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成員之一。 根據條約義務,加拿大向歐洲派出了海外駐軍。

3.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密切。加、 美於1940年簽訂《北美共同防禦條約》,修建長達2400多公里的阿拉斯加戰略公路,從而溝通了北美大陸從北到南的全天候陸上交通。1941年加、 美海德公園協定的簽訂,使兩國的經濟聯繫得到了加強,美國對加拿大的投資也隨之迅速增加。

4.國內政局更趨穩定。

5.科技發展,文藝繁榮。

本世紀50年代,加拿大出現了空前的戰後繁榮。同時, 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一些大的福利計畫得到推廣。因此,從1951年到1970年, 在加拿大歷史被稱為"黃金時期"。 1967年加拿大人以自豪的心情慶祝聯邦建立100周年。

隨著經濟繁榮全盛時期的過去, 一系列社會問題開始出現,左翼運動也隨之而起。其中最嚴重的問題是魁北克問題。1982年4月17日,加拿大首都舉行隆重的收回憲法儀式, 英國女王伊利莎白二世也親臨加拿大議會,通過了《1982年憲法法案》。該法案的通過雖然標誌著加拿大徹底消除了殖民地的痕跡,但是,魁北克省卻拒絕在新憲法上簽字, 理由是新憲法沒有承認魁北克的"特殊"地位。時至今日,魁北克人要求獨立的呼聲從未停息,魁北克問題一直影響加拿大政局穩定的主要因素。
好 公民素質高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