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為什麼叫香港怎麼得名?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宋代以前,這裡是海上漁民捕魚歇息的地方。宋元以後,島上有個小村,叫“香港村“,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香港因此得名。1997年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 取全稱中的“港”字作為簡稱。
香港來由有幾種說法,我信其一。她的意思是簡單起來就是出口香料的港口,只是到康熙之時封海,從此香港香料出口敗落,只留下個類似美麗的名字。

早在六千多年以前,香港的沿海地區已經出現了中華祖先的活動,他們以捕魚為生,並且懂得了使用石器,並和中原地區有貝殼、珍珠、青銅製品等物資交流。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先後在南方建立了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香港隸屬番禺縣,由此開始,香港便置於中央政權的管轄之內。
  漢高祖劉邦時期,封嶺南趙佗為南越王,劉邦死後,趙佗鬧獨立,朝廷恩威並施,使得趙佗臣服於漢室,漢朝在嶺南設立了南海、合浦、交趾等九個郡,香港隸屬南海郡博羅縣管轄。
  東晉鹹和六年(西元331年),晉成帝在南海郡的東部另行設立了東莞郡,下轄寶安、興寧等六個縣,香港隸屬于寶安縣。
  隋朝廢東莞郡,併入廣州府南海郡,香港此時隸屬于廣州府南海郡寶安縣;唐朝至德二年(西元757年),改寶安縣委東莞縣,轄區不變,香港仍然隸屬東莞縣轄制,香港商貿發達,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宋元時期,內地人口大量南遷香港,促使香港的經濟、文化得到很大發展。
  明朝萬曆元年(1573年),朝廷將東莞縣濱海地區劃出另設為新安縣,香港由此開始隸屬新安縣管轄。
  1840年,英國藉口發動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於1842年8月,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與英國;
  1860年,在英國聯軍侵佔北京,火燒圓明園之後,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北京條約》,英國借機佔領了九龍、昂船洲;
  1898年6月9日,英國強迫清政府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地區及大嶼山等230多島嶼租借給英國,為期99年,條約於1898年7月1日起生效;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由於國力積弱,對於香港問題實行“在未解決前維持現狀,將在條件成熟的時候通過和平談判解決”。
  1982年,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訪華;
  1983年,中英兩國開始就香港問題開始會談;
  1984年12月19日,柴契爾夫人和中國總理趙紫陽在北京正式簽署了《中英聯合聲明》,聲明中同意中國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1990年4月4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1997年7月1日,中國開始對香港行使主權。
香港得名于香江,素稱"東方明珠",位於珠江口外,原屬廣東省新安縣,含香港島、九龍半島及新界三部分。 香港(HongKong)是一個舉世聞名的國際大都市,繁華地段、商業中心及行政官署主要集中在香港島北部的中區和九龍半島南部一帶。.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