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 (Easter Island) 位於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東面,距智利西海岸3000多千米,離其他島嶼也較遠。這個小島的面積約120平方千米,首府是安加羅西亞。荷蘭航海家雅克布·羅格賓於l 722年4月5日發現了這個小島,因那天正好是復活節,所以就把它叫成了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呈三角形,每個角上都有一度較大的火山。島上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火山。火山口周圍長滿了苔蘚和野草。較大的火山口裡已經形成了湖泊,湖邊長著蘆葦。這一切構成復活節島獨特的自然景色。

復活節島上最著名的是巨大的石雕像,已發現的約有1000尊。這些巨大的石雕像大多在海邊,有的豎立在草叢中,有的倒在地面上,有的豎在祭壇上。石像一般7-10米高,重約90噸。它們的頭較長,眼窩深,鼻子高,下巴突出,耳朵較長。它們沒有腳,雙臂垂在身軀兩旁,雙手放在肚皮上。這些石雕像是用淡黃色火山石雕刻成的。有的還戴著帽子,帽子是用紅色岩石雕成的,高幾米,形狀像個圓柱。有的石雕像身上還刻著符號,有點像紋身圖案。除此之外,還發現了比這些巨大的石雕像還要大一倍的石雕像,但它們多是半成品。

專家們推測,這些巨大石雕像在遠古時代就存在了。那時島上還沒有近代居民。那麼,是什麼人居住在這太平洋小島上呢? 他們為什麼要雕刻這些巨大的石像呢? 他們又是如何搬動這巨大無比的石像的呢? 如此等等,兩個多世紀以來,這些問題一直沒行人能做出解答。

除去巨大的石像之外,島上還有許多的祭壇。已發現的有300座。有的祭壇之上豎立著巨石像。祭壇樣式眾多,最多的是一種窄長石台,兩邊都有側翼。此外,還有其他一些石建築物,如祭師居室、祭祀場等。

復活節島上的末解之謎還不止這些。1806年,一位名叫艾德勞的法國修士在島上發現了一種刻有文字的木板,並發現當地居民把這種木板當柴燒。這種木板現已留下不多,僅有21塊。木板上刻著的是一種表意文字,有的像人,有的像鳥,有的像船槳,有的像祭壇……還有的就是幾何圖形。這些文宇是瞭解島上居民歷史的可貴材料,但文字的內容至今無人破解。

當地人稱呼石雕像為“莫艾”。這些石雕像有的分佈在拉諾拉拉庫火山古採石場上,有的則整齊地排列在濱海的石砌平臺上,這些平臺高4米,長90米,每座平臺上排立著數量不一的石像,有的排立4∼6尊,有的多達15∼l6尊。這些石像高6∼20米,重達到30∼80噸[青5532注:此資料為《彩圖版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資料,而《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情景寫真地圖版)》資料為50∼90噸]。其中最大的一尊重350噸,高約24米。[青5532注:“中國數位圖書館”資料為:這些石雕像高約3.7∼4.6米,重約20.3噸,還有更大的,足有9.8米,重為91.5噸]

至今仍令人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是:石雕像究竟代表什麼?代表神靈,還是代表他們的祖先?它們又為何凝望著遠方的大海?這些對於我們無疑是巨大的謎團,雕像對此卻始終緘默不語。

在拉諾拉拉庫火山的40多個神秘的洞穴中,還橫七豎八地躺著300多尊沒有完工的石像。但無論是完工的還是未完工的石像,沒有一尊帶有喜悅的神態,他們或憂鬱,或冷漠,或沉思,嚴肅得叫人心情壓抑。石像的雕刻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石像的雕刻方法也是一個謎。人們無法想像,復活節島上沒有金屬礦石,也沒有機械的運載工具,島民是如何運送這些雕像,又如何將它們直立起來的?

在復活節島南部的聖城奧朗(龍)戈還發現了4300多幅岩畫作品。作品內容豐富,具有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另外還發現了科哈烏朗戈朗戈條板,上面刻有祭祀人鳥用的象形文字,這些文字如同天書一般,至今還沒有人能解讀。

此外,島上領袖的選舉方法也非常特別:每年8∼10月,黑海燕就會飛到復活節島所屬的莫多努伊島產卵繁殖,每當這個時候,一名農夫出身的勇士就會被各部落選出來,渡海游到莫多努伊島等待海燕的到來。拿到海燕蛋的勇士要迅速游回復活節島。哪個部落的勇士最先游回,他所屬的部落酋長便被命名為“坦加塔·瑪努”,並將成為全島的領袖,統治全島一年。

挪威考古學者兼人類學者海約達赫爾對復活節島進行了廣泛深入的研究。他用西印度輕木做成木筏,用蘆葦做船,在海上成功地行駛。這一事實足以證明了古代人類,按推算是原始人,完全能夠用這種船進行遠距離間的接觸與交往。

目前已發現印加社會前期,玻利維亞境內的喀喀湖附近的蒂瓦那河與復活節島之間曾有過聯絡。另外與秘魯也似曾有過聯繫。據說西班牙征服者在秘魯曾耳聞有一個遙遠的西方的島國的存在之傳說。最初的探險者們在復活節島發現的蘆葦,還有些蔬菜如:馬鈴薯、絲蘭等,這類植物原先都生長在南美一帶的。復活節島上傳說長著長耳朵的都來自東方,在他們之後,從西方又來了短耳朵的。這一傳說提示了最早的定居者來自印加之前的拉丁美洲(目前已知道那裡的人們確實總要把耳朵拉長),隨後而來的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推翻了那些被宗教迷惑住了心竅的長耳朵人。

復活節島上有些稀奇古怪、令人費解的現象,這充分說明了現實往往比小說更為離奇。這個略帶三角形的火山島,體積為16×18×24公里,獨自靜靜地躺在太平洋中,離其他人類居住的地方有幾千公里之遙。1722年當歐洲人在復活節那個星期天[青5532注:經查詢“萬年曆”,1722年4月6日和16日均不是星期日]初次登上此島時,首先見到的便是這些圍繞著島排成圓形的不計其數的巨大石雕,它們令人費解地凝望著遠處的大海。島上的人們友好地舉著火把歡迎來訪者們登陸。在火光映照下,船長羅傑芬與他的荷蘭船員們發現這些島民有三個人種:黑人、紅種人和長著紅發的白種人。他們中有些人在長得特大的耳垂上戴著圓盤般的耳環。這些人似乎對那些巨大的雕像有著特別的敬畏。最初,他們顯得很友好,只不過總想要把伸手可及的東西占為己有。

島上幾乎見不到婦女,而且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似乎鑽入地底下洞穴中去了,使人看不見。1770年一隊西班牙探險者們從秘魯出發來此島上時,也曾有過類似發現。島上的人仍很友好,土地耕耘得也很好。

然而事隔四年,當庫柯船長到來時,情形截然不同了。原先既沒有武器也沒有戰爭的島上,人們站在已經荒蕪了的土地上,手持木棍與長矛,滿懷敵意。那些巨大的石雕不再受人敬仰,被推翻在地。到了19世紀,這裡成了奴隸販子出沒之處。直到復活節島被侵犯,摧殘,即將遭到毀滅的時候,西方世界才終於開始了對這裡一切的研究,研究島上的人以及他們的文化。

西方傳教士向島上倖存者們傳播基督教,說服他們放棄對梅克·梅克神的信仰而改信耶穌上帝。牧師在去傳教時發現當地人的屋裡都供著一種小神像,不過顯然他們對這神像並不舉行什麼莊重的祭禮。後來發現了刻有象形文字的木板,這證明島上的人是懂書寫的。有一些這類木板意被判定為異教徒的宣傳工具而遭毀壞。另外有一些則有幸被保存下來了。有些當地人稱之為“榮戈—榮戈”(rongo-rongo)的經文,是一些刻寫在木板上的文字,第一行先從左往右寫,下一行則從右往左寫,以此換行換方向地往下寫。至於這些象形符號的含義,則始終是個不解之謎。

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神秘的巨大石像,給復活節島增添了無限的魅力,這裡每年吸引著大量遊客前來觀光。(《南美洲》,世界知識叢書,中國地圖出版社)。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