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倫蓋蒂公園在那個國家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Serengeti National Park)位於東非大裂谷以西,阿魯沙西北偏西130公里處,一部分狹長地帶向西伸入維多利亞湖達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雅邊境。1940年後成為保護區;1929年,塞倫蓋蒂中部228,600公頃地區被定為狩獵保護區;1951年建成國家公園;1959年得到擴大。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計畫中塞倫蓋蒂──恩戈羅恩戈羅生物保護區(連同毗鄰的馬蘇瓦狩獵保護區)的一部分得到國際公認,同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這裡的降雨主要集中在11月到第二年的5月,12月和3、4月為高峰期。年平均氣溫20.8℃,海拔1150米處記錄的年平均降水1210毫米。降雨量向東遞減,自北向西遞增,在西部維多利亞湖附近的狹長地帶年降雨達950毫米,公園最北端肯雅邊境附近年降水達1150毫米。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是坦桑尼亞最著名的國家公園,一個有著300多萬隻大型哺乳動物的巨大生態系統植被以開闊草原型植物為主,但在嚴重乾旱時幾乎全部變為沙漠。主要植物是馬唐和鼠尾粟(鹽鹼土壤的代表植物)等茅草。在較濕潤地區,水蜈蚣屬植物生長占優。公園中部為大片金合歡林地草原。丘陵植物和茂密的林地,以及一些長廊林覆蓋了公園北部的大部分地區。

公園由於擁有現今極大規模的動物群落而聞名遐邇。這些動物群在季節性的水源地和草場之間來往遷徙。這些動物有牛羚、斑馬、羚羊、3000多隻獅子、斑鬣狗。5月和6月,許多動物從中部平原集體遷徙到西部狹長地帶。公園的東部原先都是馬賽牧區的一部分。野生動物和家畜共同分享這裡的自然資源。馬賽人是東非最大的遊牧部族,他們的文化習俗禁止食用野生動物。
坦桑尼亞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在廣袤的塞倫蓋蒂平原上,有一百五十萬公頃的大草原和數量眾多的食草動物--羚羊、瞪羚和斑馬。每年,當它們為尋找水源而遷徙時,總有食肉動物伴隨它們同行,向人們展現了另一個時代,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景象之一。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位於東非大裂谷以西,阿魯沙西北偏西130公里處,一部分狹長地帶向西伸入維多利亞湖達8公里,北部延伸到肯雅邊境。  
該地區1940年後成為保護區;1929年,塞倫蓋蒂中部228,600公頃地區被定為狩獵保護區;1951年建成國家公園;1959年得到擴大。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態計畫中塞倫蓋蒂──恩戈羅恩戈羅生物保護區(連同毗鄰的馬蘇瓦狩獵保護區)的一部分得到國際公認。  
塞倫蓋蒂國家公園(1,476,300公頃)是整個生態保護區(2, 305,000公頃)的主體。東南與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809,440公頃)相鄰,東北和洛利翁多狩獵保護區(400,000公頃)接壤,北面與肯雅馬拉國家保護區(151,000公頃)相連,西面是格魯梅蒂狩獵保護區(500,000公頃)。海拔高度介於920米到1850米之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