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 旅遊必修

國名:馬爾代夫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Maldives)

獨立日:7月26日(1965年)

國慶日:7月26日(1965年)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國旗由紅、綠、白三種顏色組成。旗地為綠色長方形,四周為紅邊。紅邊的寬度為全旗寬度的四分之一,綠色長方形的寬度為全旗寬度的一半。 一牙白色新月位於綠色長方形的正中。紅色象徵為國家主權和獨立而獻身的民族英雄的鮮血;綠色意味著生命、進步和繁榮,白色新月表示和平、安寧和馬爾代夫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

國徽:由一彎新月、一顆五角星、兩面國旗、一顆海椰子樹和綬帶構成。新月和五角星表示馬爾代夫的國教為伊斯蘭教,國旗象徵國家的權力和尊嚴,海椰子樹代表人民的生計。底端的綬帶上寫著馬爾代夫的傳統名稱。

國家政要:總統加堯姆;1978年11月當選,五次連任。

自然地理:總面積9萬平方公里(含領海面積),陸地面積298平方公里。印度洋上的群島國家,南北長820公里,東西寬130公里,位於印度南部約600公里和斯里蘭卡西南部約750公里。由26組自然環礁、1190個珊瑚島組成,分成19個行政組,分佈在9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內,其中199個島嶼有人居住,991個荒島,島嶼平均面積為1-2平方公里,地勢低平,平均海拔1.2米。位於赤道附近,具有明顯的熱帶氣候特徵,無四季之分。年降水量2143毫米,年平均氣溫28℃。

人口:29. 9萬(2006年),均為馬爾代夫族。民族和官方語官為迪維希語,教育和對外交往中廣泛使用英語。大多數馬爾代夫人屬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為國教。

首都:馬累 (Male) ,人口約10. 4萬(2006年)。

行政區劃:全國分南、北兩個區,每區設次官一名,管轄若干組環礁。

貨幣:盧非亞 >>

簡史:西元前5世紀雅利安人來此定居。西元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蘇丹國,前後共經歷了六個王朝。自1558年始葡萄牙對其實行殖民統治。在塔庫魯法努領導下,馬爾代夫人民舉行了起義,1573年光復祖國。18世紀又遭荷蘭入侵。1887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32年,馬爾代夫改行君主立憲制。1952年成為英聯邦內的共和國。1954年馬議會決定廢除共和國,重建蘇丹國。1960年英、馬協定規定英租用甘島基地30年。1965年7月26日馬爾代夫宣佈獨立。1968年11月11日改為共和國,實行總統制。

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島


政治:新憲法於1998年1月1日生效。憲法規定,馬是完全獨立的主權國家。改變舊憲法中總統候選人只有1人的規定,議員均有權利參加總統競選。總統候選人由國民議會提名,全體選民過半數選舉產生,任期5年。總統有權批准法律,召開國民議會特別會議,頒佈臨時法令和實行大赦,任命部長。馬爾代夫國民議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構,議員任期5年。議會以簡單多數通過法案。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全國沒有建立政黨、團體。馬實行伊斯蘭教法。



馬爾代夫——在水一方 >>


經濟:旅遊業、船運業和漁業是馬經濟的三大支柱。馬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有各種熱帶魚類及海龜、玳瑁和珊瑚、貝殼之類的海產品。全國可耕地面積6900公頃,土地貧瘠,農業十分落後。椰子生產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約有100萬棵椰子樹。其它農作物有小米、玉米、香蕉和木薯。隨著旅遊業的擴大,蔬菜和家禽養殖業開始發展。漁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馬漁業資源豐富,盛產金槍魚、鰹魚、鮫魚、龍蝦、海參、石斑魚、鯊魚、海龜和玳瑁等。近年來,旅遊業已超過漁業,成為馬爾代夫第一大經濟支柱。

新聞出版:全國有兩種日報和少量週刊,系迪維希語,主要在首都馬累發行。還有一份雙週刊英文報紙。

外交:奉行和平、獨立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同所有尊重馬獨立和主權的國家友好,重視發展與印度、日本、斯里蘭卡以及阿拉伯國家的關係。

與中國關係:1972年10月14日,馬爾代夫與中國建交。1984年10月、2006年9月,加堯姆總統兩次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