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的簡介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歌: 《獨立進行曲》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杆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誌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和國”。
國花:鬱金香
國家政要:總統艾哈邁德·內傑代特·塞澤爾(ahmed necdet sezer), 2000年5月16日正式就任。總理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副總理兼外長阿卜杜拉·居爾 (Abdullah Gul) ,2003年3月任職。

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里。東界伊朗,東北鄰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賽普勒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 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瑪律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

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候過渡。溫差較大。年平均氣溫分別為14-20℃和4-18℃。年平均降水量黑海沿岸700—2500毫米,地中海沿岸500—700毫米,內陸250—400毫米。

人口:6731萬(2002年)。土耳其人占80%以上,庫爾德人約占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爾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90萬(2002年)。

簡史:土耳其人發源地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史稱突厥。7世紀東、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所滅。8—13世紀,突厥人西遷至小亞細亞。14世紀初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進入鼎盛期,版圖擴及歐、亞、非三洲。16世紀末開始衰落。20世紀初淪為英、法、德等國的半殖民地。1919年穆斯塔法·凱末爾發動民族資產階級革命,1922年戰勝外來侵略軍,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當選總統。1924年3月,廢除了奧斯曼哈裡發(前伊斯蘭教領導人君主)的王位。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個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

政治: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並生效,是共和國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大國民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實行普遍直接選舉,18歲及以上公民享有選舉權。只有超過全國選票10%的政黨才可擁有議會席位。大國民議會共550個席位,議員根據各省人口比例經大選產生,任期5年。政府又稱部長會議。 土耳其議會通過新刑法典為加入歐盟鋪路

經濟: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1億噸,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森林面積2000萬公頃。但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工業有一定基礎,輕紡、食品工業較發達。主要的工業部門有鋼鐵、水泥、機電產品和汽車等。西部沿海地區工農業十分發達,東部內陸地區交通閉塞、生產力水準相對滯後。

卡帕多基亞石林的仙女峰和石駱駝。該石林位於安卡拉東南約280公里處的阿瓦諾斯、居來美和于爾居普3個城鎮之間的一個三角地帶,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遠古時代這裡的5座火山噴發出來的熔岩構成了火山岩高原,地形奇特,區內滿布火山岩切削而成的無數奇形怪狀的石筍、斷岩和岩洞

土耳其享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境內歷史古跡星羅棋佈,有世界七大奇跡的阿耳忒彌斯女神廟,歷史名城伊斯坦布爾、埃菲斯古城等。旅遊業已成為土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貨幣名稱:土耳其里拉(Turkish Lira)。 組圖:土耳其新貨幣亮相

新聞出版:全國有日報約400種,期刊
國名: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
獨立日:10月29日(1923年)
共和國日:10月29日(1923年)
國歌: 《獨立進行曲》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旗面為紅色,靠旗杆一側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一顆白色五角星。紅色象徵鮮血和勝利;新月和星象徵驅走黑暗、迎來光明,還標誌著土耳其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也象徵幸福和吉祥。
國徽:圖案為一彎新月和一顆五角星,寓意與國旗相同。有時將月和星置於一個紅色橢圓形中,其上方寫著“土耳其共和國”。
國家政要:總統艾哈邁德 "內傑代特 "塞澤爾(ahmed necdet sezer), 2000年5月16日正式就任。總理雷傑普 "塔伊普 "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 ,2003年3月任職;副總理兼外長阿卜杜拉 "居爾 (Abdullah Gul) ,2003年3月任職。 
自然地理: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位於地中海和黑海之間。大部分領土位於亞洲的小亞細亞半島,歐洲部分位於巴爾幹半島東南部,全國總面積約780576平方公里。東界伊朗,東北鄰格魯吉亞、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北和保加利亞、希臘毗連,北濱黑海,西與西南隔地中海與賽普勒斯相望。博斯普魯斯海峽 和達達尼爾海峽以及兩海峽間的瑪律馬拉海,是溝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海岸線長3518公里。地形東高西低,大部分為高原和山地,僅沿海有狹長平原。沿海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氣侯,內陸高原向熱帶草原和沙漠型氣侯過渡。溫差較大。
人口:6731萬(2002年)。土耳其人占80%以上,庫爾德人約占15%。土耳其語為國語,全國80%以上人口是土耳其族,此外還有庫爾德、亞美尼亞、阿拉伯和希臘等族。居民中99%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安卡拉(Ankara),座落在安納托利亞高原的西北部,是一座海拔900米左右的高原古城,有人口390萬(2002年)。
簡史:土耳其人發源地是中國新疆阿爾泰山一帶,史稱突厥。7世紀東、西突厥汗國先後被唐所滅。8—13世紀,突厥人西遷至小亞細亞。14世紀初建立奧斯曼帝國。15、16世紀進入鼎盛期,版圖擴及歐、亞、非三洲。16世紀末開始衰落。20世紀初淪為英、法、德等國的半殖民地。1919年穆斯塔法 "凱末爾發動民族資產階級革命,1922年戰勝外來侵略軍,1923年10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當選總統。1924年3月,廢除了奧斯曼哈裡發(前伊斯蘭教領導人君主)的王位。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為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81個省、約600個縣、3.6萬多鄉村。伊斯坦布爾建于1616年的蘇丹艾哈邁德清真寺,有6個宣禮塔,是世界上現存的唯一六塔清真寺,以“藍色清真寺”聞名於世
政治: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並生效,是共和國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大國民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實行普遍直接選舉,18歲及以上公民享有選舉權。只有超過全國選票10%的政黨才可擁有議會席位。大國民議會共550個席位,議員根據各省人口比例經大選產生,任期5年。政府又稱部長會議。 土耳其議會通過新刑法典為加入歐盟鋪路
經濟:土耳其是傳統的農牧業國家,農業較好,糧、棉、蔬菜、水果、肉類等基本自給,農業生產值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20%左右。農業從業人口占總人口的46%。農產品主要有小麥、大麥、玉米、甜菜、棉花、煙草和馬鈴薯等。糧食和水果等能自給自足,並有出口。安卡拉羊毛聞名於世。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硼、鉻、銅、鐵、鋁礬土及煤等。三氧化二硼和鉻礦儲量分別約為7000萬噸和1億噸,均居世界前列。煤炭儲量約65億噸,多為褐煤。森林面積2000萬公頃。但石油、天然氣緊缺,需大量進口。
貨幣名稱:土耳其里拉(Turkish Lira)。
軍事:1921年1月凱末爾創建“國民軍”。1952年加入北約。總統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總參謀長為最高指揮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國防決策機構;最高軍事委員會是武裝部隊內部事務的最高決策機構;總參謀部是武裝部隊的最高作戰指揮機構,下轄各軍種;國防部是同總謀部進行合作的最高行政機構。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18個月。實行軍隊職業化措施,壓編指揮機關人員,技術軍人文職化,實行軍官和技術軍人合同制等。
外交:一貫奉行親西方的政策,贊同推進西方民主化進程。注重經濟外交,維護自身利益。重視與鄰國建立和保持友好關係,強調發展與世界和地區大國的關係。主張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爭端。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的戰略夥伴關係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係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