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下河南三門峽

三門峽市位於河南省西部,介於東經110°21′42〃至112°01′24〃;北緯33°31′24〃至35°05′48〃之間。東北接洛陽市新安縣、東臨洛陽市宜陽縣和洛寧縣;東南鄰壤洛陽市欒川縣;南同南陽市西峽縣為鄰;西南與陝西省商洛地區洛南縣、丹鳳縣、商南縣相連;西和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共界;北隔黃河和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平陸縣、垣曲縣相望。

三門峽的名字來自於一個遠古的傳說,相傳大禹治水的時候,為了疏導黃河洪水,用神斧在現在三門峽大壩的地方,劈開了人門、神門、鬼門三道峽谷。從此滔滔黃河水向東流去,黎民百姓得以免受水災之苦,三門峽因此而得名。

三門峽市東西橫距153公里,南北寬132公里,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處於秦嶺山脈東延與伏牛山、熊耳山、崤山交匯地帶,平均海拔高度在300至1500米之間,山區面積5750平方公里,丘陵面積3777平方公里,川原面積969平方公里,分別占總面積的54.8%、36%和9.2%。

三門峽市交通便利。歐亞大陸橋——隴海鐵路橫穿2市(義馬市、靈寶市)1區(湖濱區)2縣(澠池縣、陝縣);鄭(州)潼(關)公路(310國道之一部)平行鐵路橫亙東西;呼(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北(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公路(209國道)穿過湖濱區、陝縣、靈寶市和盧氏縣;南(澠池縣南村)閻(洛陽市嵩縣閻莊)國防公路縱貫澠池縣。黃河三門峽公路大橋與山西省相連。

中共三門峽市委、三門峽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協機關駐地湖濱區,位於文明路南、崤山路北、上陽路西、六峰路東之間,東距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地鄭州市246公里(鐵路營運里程)。

三門峽市 1957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建設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管轄陝縣、澠池縣、盧氏縣、靈寶市、義馬市、湖濱區等三縣兩市一區。總面積10496平方公里,總人口215萬。

經過四十多年的建設,三門峽市以嶄新的姿態矗立在豫西邊陲,被譽為鑲嵌在黃河岸邊一顆璀燦的明珠。三門峽市位於河南西部邊緣,豫、陝、晉三省交界處,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遠在五、六十萬年以前,這裡就留下了華夏祖先的足跡,五、六千年前就有較大的氏族部落,約在西元前21-前11世紀,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西周屬虢國,秦國時置三川郡,漢武帝時置弘農郡,北魏置陝州後一直延

續至明、清。建市後一直是豫、陝、晉三省交界處經濟文化交流中心。

三門峽市交通便利,隴海鐵路橫貫東西,310和209兩條國家公路幹線縱橫交匯,黃河水運直達潼關,洛陽至靈寶高速公路已經全線開通,縣(市)區之間公路相通連接成網,通訊設施先進,聯絡便利。

三門峽市礦產資源極為豐富。已發現礦藏57種,占河南省的60%;已探明有開採價值的34種,已開發利用的27種,其中黃(黃金)、白(鋁)、黑(煤炭)是三大優勢礦產資源。黃金儲量、產量均居全國第二位,鋁土礦、煤、鋅、銻、硫鐵礦、玻璃石英砂岩、鑄型用砂、砷等17種礦為全省之冠;鉬、鈾、鉛、銀、磷、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石墨等9種礦居全省第二位。這些礦藏不僅儲量大、品位高、品質好,而且分佈相對集中、覆蓋淺、易開採,共生、伴生礦產多,益於綜合開發利用,可謂河南省乃至全國重要的貴金屬和能源開發基地。 三門峽市土特產品種類多,品質好,分佈廣,歷史悠久。以靈寶為主的蘋果馳名中外,靈寶大棗久負盛名;澠池仰韶杏全國獨有,牛心柿餅為古代貢品;盧氏的木耳、蘑菇、猴頭、核桃、板栗、山楂、獼猴桃等在全國享在盛譽,山區有“天然中藥庫”和“一步三藥”之稱;崤山煙葉連續十年在全國品質評比中獲獎,有“代雲煙”的美譽。 1986年三門峽升格為地級市以來,經濟建設迅猛發展。目前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建材、化工、醫藥和農副產品加工六大支柱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格局,商業貿易十分活躍,農、林、果、煙、牧各業發展迅速。1998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44.3億元,財政收入6.75億元。 三門峽市區座落于黃河之濱,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山青水秀,環境優美。城市建設經過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實施綠化、美化、亮化工程,大大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各項服務功能明顯增強。目前市區建成面積已有24.4平方公里,市區人口達到23.58萬人。

三門峽的旅遊資源得天獨厚。華夏的古老文明,祖國的今朝勝跡,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國的壯麗河山,在這裡巧妙地結合與展現。有新石器時代的仰紹文化遺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國車馬坑群、荊山軒轅黃帝陵、戰國時代的秦趙會盟台、老子著《道德經》處函谷關、中國古代四大回音建築之一的寶輪寺塔;還有八路軍澠池兵站舊址、豫西窯洞民俗旅遊點、三面環水的黃河遊覽區、風景名勝亞武山、陝縣甘山森林公園、避署勝地溫泉風景區、屹立于滔滔黃河中的中流砥柱、舉世聞名的黃河大壩。源遠流長的黃河文化,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如爛漫的山花遍及城鄉。 主要旅遊線路黃河游,開闢於1986年4月,至今已舉辦過七屆國際黃河旅遊節。“黃河之旅”線路已被國家旅遊局列為全國14條旅遊專線之一,推向國際市場。旅遊季節,乘船遊覽在碧波蕩漾的黃河之中,既可觀賞“黃河落天走東海”的磅?氣勢和沿岸的鄉土風光,又可感受船行柳梢、魚躍水面的神話境界。 游黃河,覽勝景,五州並肩共振興;開三門,迎賓朋,四海攜手共繁榮。改革開放以來,三門峽已與國內15個城市及日本的北上市、澳大利亞的墨累橋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係,已與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合作關係。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發揮得天獨厚的優勢,三門峽正以奮發進取的姿態迎接二十一世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