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車是誰發明的?

洋車(人力車)是誰發明的?是哪年哪國人發明的?哪年傳入中國的?
人拉人的“洋車”,並非中國人的發明,而是從日本傳進來的,所以叫“東洋車”,又叫“黃包車”或人力車,但東北人一般稱為“洋車”。這種車進入中國是在清末光緒年間,最早產生於北京,民國初年開始出現在東北大中城市,二三十年代最為盛行。

  早期的洋車是鐵皮輪子,俗稱為“鐵皮車”,後來才逐漸改成有內外胎的輪?轆車。車廂木制,早年為方形,以後變為半圓形。車輪上方有擋泥板。車廂上裝有能折合支架的“水籠布”(帆布)車篷子,以遮陽擋雨,寒冷的冬季則改換棉篷。正面則隨季節用單棉車簾。車廂內棉布制的座墊和座靠,腳墊則是用深色的?子或者帶花的小地毯。車把為木制,上有手捏發聲的嗽叭或手鈴。車上還有由乘車者踩踏的腳鈴。此外,“標準”的車上還安掛車燈,有的燒煤油(俗稱洋油)、有的燒電石(俗稱嘎斯燈)。車廂後背還有供推車人手握的把手。一些部位還鑲嵌有增加美感和牢固程度的“銅活兒”。

  洋車除車把、車廂、車篷外,車軸、車鈴、車弓子、車帶等幾乎都是從外國傳來的“洋玩藝兒”,必須在工廠用“洋機器”製造。因此,這種現代人看來不起眼的人力車,當時要幾十塊甚至上百塊大洋才能買一輛。拉洋車的車夫,屬於當時社會下層的窮苦力,既有十幾、二十多的年輕人,也有年過四十的中年人,其中很多都是城市裡的失業者。他們當中很少有人能自己買得起車,所以大部分都是從開“車廠子”的老闆那裡租車,按天交“車份兒”(租金),餘下的錢用來養家糊口。

  因為洋車都是在城鎮裡跑,路途不算太遠,坐一次少則幾角錢、多則兩三元,因此雖不是人人坐得起,但中等以上收入的人家有事出門常以之代步。獨自坐一輛車既舒服方便,又快捷體面,火車站、商業區和戲園子、大煙館、妓院之類的娛樂場所,是洋車比較集中的地方,這裡的過路人多,拉客人也比較容易。車夫願意拉的客人是跑“來回趟兒”或去往繁華地方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空車等人的時間,多掙幾個錢。而坐車的人挑車、挑車夫的的標準各自不同。乾淨、漂亮、設施齊全的新車自然人人愛坐,但收費可能會高一點,花錢仔細的人往往挑半新不舊、設施一般的車。至於車夫,當然是身強力壯、相貌忠厚、穿著乾淨俐落的受歡迎,但年輕人和有急事的人喜歡跑得快,愛用年輕小夥拉車,而老年人和婦女圖穩當安全,往往選年紀大一點的車夫,寧可慢一點,也不願坐“楞頭青”的車。

  除了這種“公共”的洋車之外,另有一種“專車”。當然是經濟條件相當寬裕的人才能享用。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用車之家自己買車、雇用車夫;二是對自己有車的車夫連人帶車一起雇用;三是車夫從車行租車,一定時期內專門為某一人或其家庭服務,稱之為“拉包月”。坐這種車的人,有官僚、富商、大學教授、正走紅的名演員等。拉這種車的車夫與在外面找客的相比,收入既穩定又豐厚,每天一般都是定時接送主人,其他時間有的幫助主人家幹一些零活,甚至還可以到街上拉客人掙點兒外快。當然,這種“專車”的車和人都與雇用者身份相配,只能比街上拉散客、交車份的強,而不會比他們寒酸。到40年代以後,東北各城市的洋車逐漸被人力三輪車取代,很多“拉洋車的”自然地變為“蹬三輪的”了。
福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