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 東城區

東城區是首都北京的四大中心城區之一。它是首都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是重要的政治活動區繁華的商貿服務區和資源豐富的文化旅遊區。東城區位於北京市城區東北部,即北京城區中軸線東側,其中心為北緯39°54′,東經116°23′。
東城區歷史悠久, 已發現二萬多年前石器時代的人類活動遺址,唐代初期已建有寺廟,遼金時期出現村落,金代為中都東北部。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定都大都,今東城區位於大都東半部。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年)定都北京,东城为15个坊:金台坊、灵椿坊、崇教坊、北居贤坊、南居贤坊、昭回靖恭坊、教忠坊、仁寿坊、保大坊、明照坊、南熏坊、明时坊、澄清坊、思诚坊、黄华坊。清代属大兴县,东城驻有: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四个旗。清末新政时更改建制设区。元、明、清三代皇宫建于今东城区域内。民国时,今东城区为当时内一区、内三区及内五、内六、内七、东郊、北郊的一部分。
名胜古迹 在东城区占有突出地位。现有区级文物57处。市级文物43处,占全24.7%。国家级重点文物15处,占北京市国家级重点文物的42.8%。如天安门、故宫、北大红楼、人民英雄纪念碑等。
东城区自然地理概况: 海拔30~50米,气候温和,降水适中,日照足。由于气候受蒙古高压控制,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1.7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626毫米,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负4.6摄氏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5.8摄氏度。
东城区北从黄寺大街、安定路、胜古中路至青年沟路一带与朝阳区相接;东自砖角楼经春秀路、朝阳门南大街、建国门南大街与朝阳区为界;南从崇文门东大街、前门东大街与崇文区相接;西从天安门广场西侧路至中山公园西墙、故宫博物院西墙、景山东街、地安门内大街、地安门外大街、旧鼓楼大街、旧鼓楼外大街、黄寺与西城区相邻。东西最宽5.2公里,南北最长8.3公里,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现有街巷胡同716条,居住区24个.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