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岩風景名勝區
位於永康縣城東25公里處,以山岩奇特,風景秀麗而聞名遐邇,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山體平地拔起,四面如削,直聳雲天,峻險非凡,遠望如城堡方山,故名方岩,山高384米。自宋以來,遊人絡繹不絕,是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位於永康縣城東25公里處,以山岩奇特,風景秀麗而聞名遐邇,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山體平地拔起,四面如削,直聳雲天,峻險非凡,遠望如城堡方山,故名方岩,山高384米。自宋以來,遊人絡繹不絕,是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從方岩的南麓拾級而上,行至山腰,有一依山而築的樓閣,名為羅漢洞。相傳方岩開山祖師“正德禪師”最初在此修行。洞旁有蛟龍泉,泉水清澄,人稱方岩“虎跑泉”。从罗汉洞往上,坡陡如梯,称“百步峻”,峻上建有步云亭,亭虽小却甚精致,额有“名山活佛”。自步云亭而上为“飞桥”,是一条在峭壁上凿洞垒石修成的栈道,全长约50米,内傍削壁,外临深涧,异常险峻。再盘曲而上,约历六七转,则见嵯峨巨石,豁然中开,建阁其上,俗呼“天门”,其势森严雄伟,蔚为壮观。阁中有一楹联曰:“天生奇境窥大地,门设雄关瞰山河”。登上天门,依栏凭眺,群山起伏、云雾缥缈,令人顿生飘然升天之感。跨进天门,山势平缓,石径坦荡,两旁商贩云集,人称“天街”,不远即至广慈寺。据载,广慈寺原名大悲寺,初建于唐大中四年(850年),北宋治平二年(1065年)改为广慈寺。建筑宏伟壮丽,分前、中、后三殿,后殿又名“屏凤阁”。寺内有胡公殿,祀北宋兵部侍郎胡则,胡字子正,永康人,尝向仁宗皇帝奏兔衢、婺两州身丁钱,百姓感德,故立庙纪念,香火颇旺。山顶尚有读书堂、听泉楼、千人坑、金鼓洞、龟雀亭、“眼睛睁”等胜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