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寺之廣州六榕寺

中國佛教古寺,禪宗道場。位於廣東廣州市區。始建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初名寶嚴寺。五代南唐時改稱長壽寺。北宋端拱二年(989)重修後,供奉禪宗六祖惠能,改稱淨慧寺。因而成為禪宗道場。元符二年(1099)蘇東坡來寺遊覽,見寺內有古榕六株,揮筆題“六榕”兩字,寺僧將字刻於石壁之上,後人改稱六榕寺。寺原占地甚廣,明初以後,寺院漸次縮小。近年,人民政府曾撥款進行修葺。主要建築有花塔、六祖堂、觀音殿等。六祖堂內有北宋端拱年間鑄造的六祖惠能銅像。寺內還有清康熙二年(1663)铸造的三尊大型铜佛像,每尊高6米,重10吨,观音殿有同时铸造的观音像,高4米,重5吨,皆为颇具艺术价值的佛教文物。碑廊保存自宋至清的一批碑石,是研究寺塔历史沿革的珍贵资料。

花塔与寺同建,原名舍利塔。北宋初毁于火。绍圣四年(1097)重建,改名千佛塔。高57米,八角九级,每级皆有暗层,合共九级十七层,沿梯级可达塔顶。塔内供奉佛像88尊,塔顶有元至正十八年(1358)铸造的千佛铜柱,上面装有九霄盘、宝珠,连同四周的铁链,重约5000公斤。因以琉璃瓦盖檐角,塔身华丽,通称花塔。塔身原为砖木结构,1915年因地震损坏,1933年整修时内部用钢筋水泥加固。近年又加以整修。塔仍保存宋代建筑风格。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