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陽朔漁火節

漁火捕魚是陽朔民間傳統的夜間捕魚方式。漁民著一葉竹排,排頭掛著汽燈(最原始的是燃起火把),利用魚在夜間趨光的習性,劃排于江中,引魚彙聚,然後放下絲網將其團團圍住,繼而放下鸕鷀,漁夫在排上蹬排呼喊,並以漿擊水,鸕鷀在水中箭一般穿梭,叼上魚兒就露出水面引頸而吞(頸子被繩索套住,魚兒吞不下),這時,漁夫伸竹篙把鸕鷀挑上竹排,把魚兒擠吐進魚簍。這種圍漁方法一般是群體出現,少則八九張竹排,數十隻鸕鷀,多則幾十張竹排,成百隻鸕鷀。竹排在江上遊弋,江面燈火輝煌,水下波光形成游龙晃柱,夜空回荡着人声拍水声,与四周的青山岩壁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立体图画,别有一番诗情画意。不知多少诗人画家为之倾倒。

六年前,阳朔县适时扩大这种特有的捕鱼方式外延,丰富其内涵,融进风情表演、风俗狂欢、风味大圩、烟火晚会,加以歌舞灯光渲染气氛,将其打造成“阳朔渔火节”,系统展示了阳朔的山水之美、渔火之美、人文之美、民风之美。“怪才”张艺谋在阳朔再使怪招,在漓江演出旷世大戏,以秀甲天下的阳朔山水实景为背景,以漓江渔火为题材,以广西多民族文化为底蕴,使刘三姐的山歌再显新效应。

演出渔火阵容庞大,规模空前。渔火闪烁兮,星河飘落;渔翁举桨兮,水上成林;排上张网兮,帐营层层;众人击水兮,山呼海啸;江上划排兮,银链穿梭。灯火映山光,照水色,如梦如幻;山环水,水绕山,山有水影,水有山魂,山魂水影相依相融。人在山水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漓江女儿”涅i茫婊鹞幕榛晖谐觯阈慈擞胱匀蝗诤鲜愕囊饩场?

间或,渔翁唱晚,江上烟雾升腾,突来玉树琼阁,乍现蓬莱仙境。继而,壮、苗、侗、彝、瑶、仫佬等民族的艳丽服饰随着灯光变幻不同颜色而不断变化,竹排在彩色的江雾中漂荡,构成一幅幅梦幻烟雨漓江图。接着,音乐从舒缓缠绵转为热烈狂放,灯光乍映即逝,竹排上的痴男恋女撑着红伞,相依相偎,把浓情蜜意铺洒整个江中。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