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堡”的浪漫傳說(三)

其實選擇和斯坦因同樣的道路登山不是巧合,而是必然。這一點在我們登上了公主堡之後就會看得非常清楚,因為基本上沒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這是一處接近45度的陡坡,北半邊是基本無法通行的流沙坡面,南側是風化和冰川共同作用形成的礫石坡面,可以找到能夠落足的較大的石塊。但是風險來自於滑坡,不斷有石頭被前面的人踩得松脫,帶動一大片碎石沿著陡峭的坡面滑落下來,引起山坡上的一片驚呼。
同行的當地人除了黃局長之外,再也沒有人攀登過這裡了。當年陪同斯坦因攀登這裡的年輕向导也同样没有登上过公主堡,斯坦因说:“在当地人心目中有一种迷信,使他们害怕到这废墟中来。”山坡上除了碎石,还有散落的零零星星的枯枝碎块,被岁月风雨漂得雪白,时常在青灰色的石头中显露出来,形同枯骨。这在海拔近4000米的地方是很稀有的,因为在这里我们根本看不到树,它们只可能是某种人类存在的遗迹。斯坦因当年的记载很好地表达了我此刻的心情:“大量的看上去很古老的桧木碎块散布在更高的斜坡上,使我们在抵达山顶之前,就去猜测我曾经瞥见的、位于我们之上的古城墙建筑。”在这徒手都难以攀登的山岗之上,它们是怎样建筑的呢?
这段陡峭的山坡顶端是一个狭窄的山脊,山脊的西侧是更陡峭的山坡。山脊中间有一处斯坦因没有提到的遗迹:一堆人为堆砌的石头。这是我们在平原农耕地带极为常见的一堆石头,我们很容易把它忽略,它太平常了,以致斯坦因漠然地继续向北,向近在咫尺的、他无比渴望的城堡攀登……但是且慢!这里是海拔4000米的无人地带,有谁会在这里堆砌这堆巨石呢?堆砌这些石头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中国的考古学家注意到了这堆石头。1972年登上公主堡的王炳华大胆猜测,这是一堆“y 石”,我们在章回小说里熟知的古代重要的守城装备。王炳华说:“面对来犯的敌人,一块巨石,随坡落下,经过数百米的加速度,它的杀伤力是十分惊人的。”看看山脊的两边,想象着这些石头沿着如此险要的山坡滚下去,再想象着它们会带起山坡上无数的碎石一起形成大面积的山石滑坡,我们心头不寒而栗。
此时的公主堡,在我们的心头已经不再是充满柔情蜜意的爱巢了,而是一个充斥着隐隐杀机的古战场。抬头望,在一片陡峰之上,近10米高的土质城墙赫然肃立,昂然透着一股不屈的英气。所有人都渴望知道在它的背后护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但是靠近它似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