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一柱景點在那裡?

自治區旅遊度假區。
位於北海市南面海中,距市區36海裡。面積24.74平方公里。亦稱“大蓬萊”。潿洲即水圍之州,意為海水包圍的陸地。島上最高點為海拔79米。這個由火山噴發堆凝而成的廣西第一大島,也是國內最大的火山島。現島上南灣港那個大半圓形狀的港灣就是當年的火山口,南灣港海邊,還可以找到幾釐米至一二米大小、形態有如鷹嘴狀、香蕉狀或橢圓狀的火山彈,可看到由岩漿形成的環狀紋路、鍋底般的岩石結構,殘留著因受到火山岩塊掉落衝撞而成的大小凹坑。这此,可以说是一部富有说服力的、而且非常真实的“火山地质”资料。
涠洲岛景点颇多,南湾港东南侧海中有一个小山,山脚有一石堤与岛岸相连,似绳索捆着一头小猪,因名猪仔岭。岛西岬角有一?色悬崖,从东南侧看去,酷似凝视大海的人头侧脸,五官俱备,岩头又有渗水沿草木下滴,正湿水头发。此景称为“滴水丹屏”。以上二景均被列入旧时“北海八景”之中。岛北面有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三婆庙”。据说庙中菩萨很灵。旧时,附近一带,远至广东、福建、台、港、澳都曾有人来此朝拜。岛上盛塘村内,有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的天主教堂,是一幢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内分礼拜堂、神甫楼、修道院、钟楼等处,建筑面积达1101平方米。原属当时法国“远东传教”会广州天主教区管辖,是晚清时期全国四大教堂之一。1994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近代法国天主教传入北海地区的历史见证。
涠洲岛东、南、北三面附近海域生长着活珊瑚,并形成千姿百态的珊瑚岸礁,面积约26平方公里,在国内实属罕见。岛上气候温暖,林木繁茂,海域食物丰富,是鸟类繁衍和栖息越冬的理想之地,也是南来北往侯鸟必经的中转站。常住的侯鸟有150多种,其中海鸟近百种,白鹤、灰鹤、白鹭、池鹭、猫头鹰、野鸭、蓝翡翠、环颈雉等都有。每当侯鸟路过时节,房前屋后,道旁林中,随处可见鸟只或飞鸣或栖息,跟人们和平共处。
涠洲景胜古来有名,明朝大戏剧家汤显祖曾于万历十一年(1583年)冬末来游,并写下“日射涠洲郭,风斜别岛洋。交池悬宝藏,长夜发珠光……”这样的名句。1995年,被定为自治区级旅游度假区。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