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武侯祠是為了紀念誰而建的祠堂

諸葛亮

成都武侯祠是為了紀念諸葛亮而建的祠堂.
諸葛亮(西元181—234年)字孔明,東漢末年琅邪郡陽都縣(今山東省沂水縣)人,他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蜀漢政權的丞相,死後諡號“忠武侯”。
武侯祠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南郊。始建于六世紀,初建時與蜀漢昭烈帝劉備的祠廟相鄰,明代初年併入昭烈庙,因此大门的门额上书有“汉昭烈庙”四个大字,是合祭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
武侯祠现存的殿堂是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重建的,占地56亩。祠庙坐北朝南,周围环绕着一道古色典雅的红墙,祠内的建筑布局严整,五重院落,主要建筑有大门、二门、刘备殿、过厅、诸葛亮殿,殿廊相通,美观和谐,五重建筑中以刘备殿最高,建筑最为雄伟壮丽。步入大门,翠柏绿松,浓荫蔽日,幽静雅致,在古柏丛中,矗立着六方石碑,其中最大一方是唐朝立的,刻建于唐宪宗元和四年(公元809年),碑文由当时著名的宰相裴度撰写,著名的书法家柳公绰书写,鲁建刻字,因为文章、书法、刻技都是一流水平,所以后世称之为“三绝碑”。
进入二门所面对的便是刘备殿,殿宇高大宽敞,气势雄伟,殿的正中是蜀汉皇帝刘备的贴金泥塑像。殿的东壁,有现代书法家沈尹默书写的诸葛亮《隆中对》木刻,西壁挂着《出师表》木刻,据说是宋代的抗金英雄岳飞书写的。刘备殿的东西偏殿,有蜀汉名将关羽、张飞等人的塑像,东西两廊中,塑有蜀汉的文官武将28人,塑像为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972年)塑造。
诸葛亮殿与刘备殿相邻,殿宇宏伟开阔,正殿内供奉着诸葛亮祖孙三代的贴金泥塑坐像,诸葛亮塑像前摆放着三面铜鼓,被称为“诸葛鼓”。殿的内外,有歌颂赞扬诸葛亮学识功绩的匾额、对联十余件。
出诸葛亮殿,往西走过小桥,就到了桂荷楼下,楼下临荷池,池内水光潋滟,池的四周绿树成荫,楼的旁边有琴亭一座。过了琴亭,穿过“中有汉家云”的月洞门,便进入了一处寂静幽深之所,竹林幽深,一条弯曲的红墙夹道挡住了游人的视野,顺夹道而行至尽头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的墓冢,称为“惠陵”。
1961年国务院颁布武侯祠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