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城市有“陶都”之稱?

 陶都宜興東臨美麗富饒的太湖之濱,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地處滬、甯、杭的中心,是一個文化發達的新興城市。宜興古稱陽羨,荊溪,自秦始皇設陽羨郡起,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歷史。在該地曾先後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陶片、唐五代的青瓷窯址以及明代以前的紫砂罐殘片;早在宋代,褐黑色的建窯茶具已深受各位飲家所珍賞,所以到明代時宜興紫砂壺名家輩出,紫砂茶具遂廣受歡迎。
由宜興到鼎蜀鎮一段,風景迤儷,如鼎山、庚桑、善卷、慕蠡諸洞、東l?、西l?水區、國山碑、周孝候墓<BR>、蛟桥诸名迹,风光秀丽独特,溶洞奇异天成,奥妙无穷,竹海绿涛满倾,蔚为壮观;茶洲清香四溢,生机勃勃;湖光山色相映,也别具神韵。 </P>
唐代,宜兴郡以好茶闻名全国;从唐肃宗到明太祖的六百年间,常州阳羡茶均为上等好茶;并且设立了“<BR>贡茶院”。明太祖洪武年间废除团茶政策,遂带来了制茶方法的改革,由于宜兴独有一种澄泥陶,颜色绛紫,其制品通称“紫砂器”,通常也简称“紫砂”,紫砂经过生产、发展的过程,到明代末期臻于成熟,此后经久不衰。宜兴紫砂从明、清开始就已经具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在景德镇瓷都之外,又并列了一个陶都——宜兴。其产品畅销国内外,日本也以紫砂为珍品而来华学习造壶技术。此外,宜兴紫砂茶壶更与中国茶同销欧洲,成为欧洲制壶的蓝本,足见宜兴紫砂的珍贵。

———————–

陶都

我国陶瓷器的生产,渊远流长。据考古发现,远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江苏宜兴就已开始制造陶器了。宜兴向有“陶都”之称,陶瓷的种类极多,有日用陶、细陶、精陶、均瓷、青瓷等几十大类数千种产品,在绚丽多彩、琳琅满目的宜兴陶器中,最精美的产品是紫砂陶。
  紫砂陶的原料含有三氧化二铁,呈紫红色,所以称之为“紫砂”,主要品种有壶、杯、瓶、鼎、盆、盘、碟、假山石景、蔬果玩器、文房饰器等。造型丰富多姿,尤以紫砂茶壶最为出色。
  紫砂壶取其泥料本色,朴素、雅致,富有民族风格,有深紫、朱红、赭色、淡黄等多种逗人喜爱的色彩。紫砂壶制作缜密精巧,里外不施釉,在烧结得十分致密的砂土中间,有肉眼看不见的小气孔,透气性良好。用紫砂壶泡菜,没有丝毫的化学变化,茶叶特别清醇,存茶过夜,不起腻苔,不易变馊。紫砂壶经久耐用,壁内沉积的“茶锈”,名日“茶山”,如在空壶内注入沸水,也有茶叶余香。此外,用紫砂花盆栽花木,成活率高,不易烂根;用紫砂锅蒸炖鸡、鸭、肉类等食品,味道鲜美,肉嫩汤醇。
  陶都宜兴陶瓷素以精湛的技艺、浓郁的传统、丰富的造型、优雅的装饰而独步千秋、享誉海内外。被誉为陶瓷艺术殿堂的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8000多件,是中国藏品最多,规模最大的陶瓷博物馆。


江苏省 著名陶都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