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座舍利寶塔
內蒙古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故鄉,境內有不少的名勝古跡,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當召、席力圖召等。
席力圖召
但內蒙古最吸引人的還屬當地獨特的自然風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内蒙古自治区北与蒙古、俄罗斯接壤,是我国跨经度最大的省份,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当地旅游资源的丰富多样。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如成吉思汗陵、昭君墓、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当地独特的自然风光,境内同时并存有大面积的草原和沙漠。其北部草原居全国牧场之首,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群,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内蒙古的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民族风情更为内蒙古草原增添了淳朴自然的神韵!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亦称“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土默特平原上,南临黄河、北靠阴山。呼和浩特市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等9个旗、县、区。全市总面积1714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人口123万,居住着蒙、汉、回、满、达斡尔、朝鲜等37个民族。
呼和浩特是座有400多年历史的塞外名城,原分为新、旧两城。旧城建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距今400多年,相传是土默特蒙古部首领俺答汗及其夫人三娘子所建,初时谓之库库和屯,明廷命名为“归化”。新城建于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距今已有250多年,清廷命名为归绥县,民国17年(公元1928年)建绥远省,设归绥市。1954年,绥远省建制撤消,归绥市改名为呼和浩特市,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重要的工业城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毛纺织工业中心之一,现已形成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除传统的民族用品工业、轻纺工业外,制糖、卷烟、乳品、医药、化工、冶金、电力、建筑材料等工业都已形成较大规模。涌现出了仕奇集团、伊利乳业、蒙牛乳业、呼和浩特卷烟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呼和浩特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乳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文明遐迩的“乳都”。
呼和浩特市还是内蒙古的教育、科研、文化中心,现有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内蒙古医学院等10多所高等院校。呼和浩特市还有中央、内蒙古直属和市属的多家科研机构,学科遍及农、林、畜牧科学、社会科学、草原科学、水利科学等。近年来呼和浩特市文化事业发展迅速,大量文化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的精神生活不断丰富。
呼和浩特市交通方便,有京包铁路和110国道通过市区,距北京仅有669公里,京包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交通时间。呼和浩特机场为4D级民航机场,与北京、广州、长沙、西安、太原、石家庄以及自治区内的锡林浩特、赤峰、海拉尔等地有定期航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呼和浩特市容整洁,城市绿化良好,市内建造了“青城”、“满都拉”两处大型公园和多处街心供参考公园。市内有民族商场、天元商厦、百盛购物中心、北京华联商厦、维多利商厦等大型购商场和义乌、祥和、通达等大型批发市场。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主要交通干道(机场路、东风路、海拉尔路、中山路等)已重新扩路,修缮和绿化新华广场、街心花园,正在实现“现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论哪个季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掩映在飞红流翠之中,使呼和浩特成为名副其实的“青色之城”。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部华严经塔”)、公主府、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