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頤和園治鏡閣嗎

頤和園西湖中有一處荒蕪的小島,島上有一處龐大的建築廢墟,你知道這是什麼建築嗎,這就是治鏡閣。根據史料記載分析,治鏡閣是一座典型的圓形城堡式建築。城外有水環城而過,亦可稱為護城河。城堡下方是圓的,內外雙層城牆,從現在遺存的殘牆看,當有四五米厚。內外城牆間以四座橋相連接。圓城中在四個方向上各開有一門,門上方均有題額。南為豳風圖畫,北為蓬島煙霞,東為秀引湖光,西為清含泉韻。其中複為重城,重城亦在四方各開一門,題額分別是:南華秋水、北苑青山、輝朗東瀛、爽凝西嶺。俗話說觸景生情,所以題額中所描繪的景色正是身臨此處時觀乎其景,發乎於內心,觸景生情之佳作矣。

以堅固的圓城為底座,其中央再起三層樓閣。這三層樓閣從空中俯視呈十字形。現在在圓城內側仍可看到牆體四角處向內凸出的直角形牆垛,圓牆和牆垛渾然一體。三層樓閣上各有一塊匾額。最上一層為治鏡閣,中層題為得滄州趣,下層題為仰觀俯察。這三個題額可不是觸景生情之作了,是想表達當權者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的治國之道。治鏡閣乃明察政治之閣也。

治鏡閣到底有多高,我沒有查到。但從現存的斷牆遺跡仍有三四層樓高推斷,用高可觸天,伸手摘星辰來形容恐不為過。總之,它巍峨高聳,與昆明湖北岸的佛香閣遙相呼應,是當年頗為惹眼的景觀。

治鏡閣的滄桑

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清漪園。看到如此高大、堅固的建築,懷疑藏有軍隊,不敢近前,遂用重炮轟擊,使這座宏偉的水城一時化為殘牆斷垣。後來,慈禧重修頤和園時不但沒重修它,反而將其石木料拆作它用,又遭一劫。再後來,國運衰竭,無人管理,附近百姓也多有來此拆挖用以蓋房的。殘破至今,面目全非。

因其建築的獨特和雄偉,雖遭如此損毀,仍留有內外兩層十幾米高、四五米厚的圓形圍牆。近乎封閉的雙層圍牆像立在地上的兩個立體圓環。牆上無門、無窗,除有一條70多釐米寬、直上直下十幾米高的縫兒可出入外,別無他路。進入內牆,到處是雜草和雜亂無章的樹木,站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圓牆下,真令人毛骨悚然!若把那條縫一堵,裡面的人插翅難逃。任憑怎麼喊叫也不會有人聽見。若說是牢,一點不為過。這可能就是人們把它誤傳為“牢”的原因吧。

“蓬島煙霞”匾額的去向

2001年底的隆冬時節,我曾兩次登上湖心島探察治鏡閣遺址。那時,“蓬島煙霞”匾額就在島北邊圓牆外路邊的雜草叢裡。這塊匾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圓城北門上的那塊。我當時看到的匾幾乎是完好無損的。蓬島煙霞四個大字的上方正中有一枚“乾隆御筆”的方形刻印。

當年,為搞清治鏡閣的情況,我曾向頤和園管理處的那根正先生請教。其間,我告訴那先生:現在湖心島上還遺有一塊“蓬島煙霞”的石匾。那先生當即表示:要上報領導並保存起來。據此推測,這塊匾似已被頤和園管理處保存起來了。
您如果有興趣,等到三九寒冬,冰凍三尺,找三兩個好友,結伴而行,感受一把乾隆皇帝神仙世界的滋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