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的古鸚鵡螺化石

在普陀山悅嶺庵文物管內,有一塊長30釐米,寬25.5釐米,厚2釐米的化石,表面磨得十分平整光滑,正中有一座長24.5釐米的“寶塔”,僧人曾在石上刻字,取名“靈石塔”。這座“寶塔”是潔白的方解石形成的,鑲嵌在青灰色的圍岩之中,顯得格外分明,遠看它象一株竹筍,可它不是竹筍,在形如“寶塔”的中央貫穿著一根細長的小管子,而竹筍中央是沒有細長管子的。經考古學家鑒定,原來它是四萬萬年前的古鸚鵡螺殼體化石。

鸚鵡螺最初出現于我國東北晚寒武世地層中,體形很小。在距今二億五千年至五億年左右的奧陶紀,志留紀時期,體形增大,趨向全盛,曾在海洋裡大量繁殖,遍及世界各地。泥盆紀開始衰落,到三迭紀,直殼型的鸚鵡螺滅絕了,它的親族後代至今只剩下一種鳥類,烏賊和魷魚。而殼曲型的鸚鵡螺也極罕見,現殘存僅見於菲律賓至新喀裡多尼島之間的南太平洋海底。

鸚鵡螺屬於軟體動物門頭足綱外殼亞綱的海生動物,生活於熱帶或亞熱帶的60--140米的海底,少數則在潛水地帶生活。它的軀體象一個鸚鵡的頭,體殼是由石灰質組成的,體內則有一道道隔膜,隔成一個個氣房,隔膜的數目往往是隨年月而增加,每月添一個。有趣的是在它的隔膜與隔膜之間,還生長著一道道生長線,這種生長線,是每天增加一道,對於每個氣房來說,總是帶有30道左右的生長線,所以它就像是記載著這麼多年來地球,月亮運動的一本天然曆書。

將鸚鵡螺化石縱剖後,它的形狀如竹筍,有一株的,也有三株連生的。如把它橫剖,形狀象太極圖。故而有人稱它“寶石塔”或“太極石”。古動物學家則稱它“直角石”,由於這種化石是我國特產,所以又稱它“中華震旦角石”。

現今普陀山悅嶺庵內的這塊古鸚鵡螺化石,它吸引著不少中外遊客,它不僅珍奇可愛,而且是易於被人們認識的奧陶紀中期的“標準化石”,因而是研究化石和地層的重要資料。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