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被稱為“風箏城”

中國風箏之鄉

據考證,陽江風箏已有1400年的歷史。陽江背山面海,曠野遼闊,到處都是天然的放飛場。由於山、海之間的特定地理環境,每年中秋至重陽期間,天氣晴朗,秋風勁且順,是紙鳶上天的最佳時節,放風箏便自然成了民間的活動。自古以來,城鄉各處,男女老少,在重陽節期間,都要舉行盛大的風箏賽會。陽江的風箏藝人,在重陽節前,更要趕制大量的風箏,以滿足市場需求。改革開放以來,陽江的風箏活動更是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陽江風箏已成為中國南派風箏的傑出代表。

1986年,阳江首次组织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比赛。此后,阳江风筝代表队多次参加全国风筝比赛,在1986-1998年间,共获得金牌87枚、银牌47枚、铜牌35枚、团体总分冠军6次。与此同时,阳江风筝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得殊荣。阳江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声播海外,为祖国盈得了极高的声誉。

1991年,阳江市建成全国第一座风筝放飞场——南国风筝竞技场。南国风筝竞技场位于市区鸳鸯湖畔,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观众放飞,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的风筝放飞场。1991年,广东省体委命名阳江为“广东省风筝之乡”。1993年7月,中国风筝协会命名阳江为“中国风筝之乡”。此后,阳江市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天定为风筝节,每年都举办一次群众性的风筝比赛,吸引了美国、日本、意大利、印度、泰国、法国、德国、孟加拉、卢森堡、南朝鲜等外国风筝友人和港澳台同胞。风筝节期间,城乡各处,万人空巷,纸鸢满天,盛况空前。

阳江扎制的风筝,种类繁多,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灵芝”是阳江风筝的杰出代表。这种风筝呈椭圆形,顶上是一片白云,下面是一只活蹦活现的小鹿,口含一灵芝草在不停跑动。风筝的顶端,用一根很薄的藤片涂上油,接在弓架上张开,在空中迎风“汪汪”作响,方圆数公里都能听到它的鸣叫声。这一作品目前不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风筝珍品。“百足”(蜈蚣)类风筝则是阳江风筝的另一项骄傲,这种风筝的设计制作采用“仿生学”原理,按“百足”类动物的生态,从头到身躯、肢爪,形似传神,巨者可达100多米长。放到高空时,能摇头摆尾,栩栩如生,还能附加特技表演,如“龙吐珠”、“戏鞭炮”、“龙头吐火”等,有声有色。除“灵芝”、“百足”外,阳江风筝的最大特色便是“花草鹞”。这种风筝的群众扎制基础最广,品种也最多。从花草鱼虫、鸟兽动物、人物图像一应俱全,常见的有双桃、双凤、石榴、百鸟归巢、孔雀开屏等。

“南有阳江,北有潍坊”。在国内,阳江与山东的潍坊匹敌,南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国南北风筝最大的两个流派。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