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五臺山佛境

五臺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始建寺廟。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端坐祥雲從西天飄然而來,認為有佛感應,隨即派大臣向西尋訪。在大月氏國得到佛經佛像,巧遇在當地傳教的天竺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相邀同至中國。永平十年(西元67年)梵僧漢使以白馬馱經來到京都洛陽。
漢明帝一見釋迦牟尼佛像,如夢中所見一樣,越加崇信佛教,遂勒令修建白馬寺,並請攝、竺二僧在中國傳播佛教。
永平十一年,二僧來到清涼聖境五臺山,見五座台頂圍護腹地台懷,山形地貌與如來修行地靈鷲山相似,返洛後,奏請漢明帝在五臺山修建寺院,於是寺院接踵而立。
五臺山的五座台頂,有如五座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聳立,上頂蒼穹,"東西南北四台皆自中台發脈。一山連屢,勢若游龍。"
1、東台望海峰:頂端若鼇脊,環週三裡,建有"望海寺"。停立台頂,可見雲霧在群山中彌漫,露出點點山尖,其情景有如海上浮舟。雲海時而平靜,時而翻騰。雲海上的峰尖時隱時現,像是在急浪中漂遊。登頂觀日出,能見一輪紅日躍出雲海,海天一片通紅,猶如紅綾,蔚為壯觀。
2、南台錦繡峰:頂端若覆盂,環週一裡,建有"普濟寺"。山峰聳峭,煙光凝翠,千巒彌布,猶鋪錦繡。
3、西台掛月峰:周長二裡,建有"法雷寺"。因明月西沉之時,遠望墜於峰巔,有如懸鏡。
4、北台葉鬥峰:其頂平廣,周長四裡,建有"靈應寺"。民間有"躺在北台頂,伸手摸星星"之說。其下仰視,巔摩鬥杓;風雲雷電,出自半麓;常有大風,吹人墜澗;東望海氣,西眺沙漠。
5、中台翠岩峰:其頂平廣,周長五裡,建有"演教寺"。該峰與北台、西台接臂而座。南眺晉明平川,北俯雁門雄關。巔巒偉峙,翠靄浮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