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峨眉山報國寺

峨眉山的第一座寺廟,也是峨眉山佛教協會所在地,是峨眉山佛教活動的中心。這裡四周楠樹蔽空,紅牆圍繞,偉殿崇宏,金碧生輝,香煙嫋嫋,磐聲頻傳。


此寺座西向東,朝迎旭日,晚送落霞。前對鳳凰堡,後倚鳳凰坪,左瀕鳳凰湖,右挽來鳳亭,恰似一隻美麗、吉祥,朝陽欲飛的金鳳凰。山門前有一對明代雕刻的石獅,造型生動,威武雄壯,就象左右門衛,守護著這座名山寶?。山門上:“報國寺”大匾,是清康熙皇帝禦題,王藩手書。


此廟最初名“會宗堂”,明代萬曆四十三年(西元1615年),明光道人建于伏虎寺右的虎頭山下,取儒、釋、道“三教”會宗的意思。寺裡供奉“三教”在峨眉山的地方代表的牌位:佛教為普賢菩薩,因為峨眉山是普賢道場;道教是廣成子,據說他是李老君的化身,他在峨眉山授過道;儒教的代表是楚狂,楚狂名接輿,和孔子同時代,楚王請他去做官,他裝瘋不去,後來隱居峨眉山。會宗堂的建立,反映了明、清時期儒、釋、道有過一段融洽的歷史。清初會宗堂遷至現址,順治九年(西元1652年),行僧聞達重修。康熙四十二年(西元1703年),根據佛經中“報國主恩”的意思,御賜“報國寺”名。


寺內著名文物有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彩釉瓷佛一尊,高2.4米。大雄殿側辟有峨眉山電動模型室;介紹全山地形、名勝古跡、物產及遊山路線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