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天星碼頭知多些

中環天星碼頭是指由香港的使用,以提供來住中環至尖沙咀和紅x岬畝陝致臚貳U庵皇且桓鱸級ㄋ壯傻慕蟹āO質碧峁└梅竦穆臚肺謝範陝致臚貳?號碼頭由天星尖沙咀航線使用,而8號碼頭則由天星紅x岷較嘸壩珊S有÷鐘斕募饃塵錐較吖蠶懟6咎峁└梅竦穆臚吩蛭鸚噸械陌”す慍《陝致臚貳?br>
1890年,天星小輪開始提供客輪服務,並於幹諾道中與雪廠街交界興建一個碼頭。碼頭只是以禾稈草搭建而成,設計相當簡陋。由於受到1910年代的填海影響,碼頭於1912年迁移至现时怡和大厦附近一带。码头采用了维多利亚式建筑。随著1950年代的填海工程,码头于1958年再搬至爱丁堡广场。
第三代中环天星码头,正式名称为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设计以简朴实用为主。码头上设有一个由比利时王子送赠给怡和洋行,再由怡和洋行转赠给天星的大钟。它是香港最后一个机械钟楼[1]。大钟每15分钟报时一次,是香港所余无几的旧式钟楼之一。码头及钟楼已沿用49年,为中环的著名地标之一。
受到2003年开始的中区填海第三期工程影响,码头于2006年11月12日作第三度搬迁至现址,并成为中环渡轮码头的组成部份,被编到位于民光街与民耀街交界的7号及8号码头。据土木工程拓展署发表的消息,爱丁堡广场渡轮码头、钟楼、皇后码头及大会堂码头的位置将会移平作道路和商厦用途,并于11月新码头启用后清拆。
第四代天星码头建筑模仿第二代码头,使用维多利亚式建筑。建筑分为中央大楼及码头两个部分。中央大楼顶部摆放有全新从荷兰购入的电子仿古钟楼,上层则设有展出天星小轮有关物品的展览厅,亦有古典雅座播放介绍香港历史的影片。地面楼层则是公众休憩用地。码头顶层是公众观景楼层,尚未正式开放,可供人隔著落地玻璃欣赏维多利亚港景色,并设特色餐厅。其顶部安装了玻璃天窗,使阳光直接进入室内。

中环天星码头可通往尖沙咀天星码头和红x崽煨锹胪贰?/div>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