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伏羲廟

天水伏羲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築群。伏羲廟址位於天水市秦城區西關伏羲路。卦臺山的古建築被破壞無遺;而天水城裡的伏羲廟主要建築、塑像和其它文物,卻由於天水市文化部門及時地採取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國內不少專家、學者認為:重視保護這一建築群,對於研究我國遠古歷史、探討明代建築藝術、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風情等,有著相當重要的實物資料價值。史料記載,元代統治者對"三皇"特別推崇。他們認為,"三皇"應為伏羲、神農、軒轅。元大德三年(西元一二九九年),成宗鐵木爾,詣令全國各州、縣,務必修建 "三皇"廟,以通祀之。當時,天水市作為秦州府治,又是成紀縣地,即伏羲故里,因之,這裡的"三皇"廟也便修得特別講究。此廟就是如今伏羲廟的前身。此廟從建成到元朝覆亡,雖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 由於政局動盪,各方均受牽連,文化、宗教、教育等諸業日趨蕭條;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廟已傾倒坍塌,不成樣子了。直到明代中葉,弘治三年(西元一四九O年),在秦州指揮"明威將軍"尹鳳的宣導組織下,才在原"三 皇"廟的基礎上,重新起造廟宇,始稱"伏羲廟",延續至今,已近五個世紀了。據記載,伏羲廟起初並不很大。自嘉靖三年(西元一五二四年)起,巡茶禦史陳講,用了三年時間進一步開拓修繕,為伏羲廟的規模和佈局奠定了基礎。近五百年來,又先後歷經明嘉靖十年(西元一五三一年),清順治十年(西元一六五三年)、乾隆五年(西元一七四O年)、嘉慶十一年 (西元一八O六年)、光緒十三年(西元一八八七年),屢次擴建、維修,才成如今這樣整肅宏偉、遠近聞名的古建築群。目前的伏羲廟,坐北向南,占地一萬餘平方米。現存建築為兩門三進。
全廟坊、亭、房、廊等建築,嚴格安排在縱貫南北的主軸線兩側,佈局對稱而緊湊,疏密相宜而有致;主體建築依次排列在主軸線上,統領全域,雄渾端莊。當遊人沿天水城內大街西行來到伏羲路時,遠遠就可望見一座掩映在綠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廟前大門。這牌坊,巍然矗立于高二米、寬六點五米、長十七點六米的台基之上。台基圍以磚砌勾欄,東、西、南三面均有垂帶式踏跺。拾級而上,可見牌坊面寬三間,單簷歇山頂,正脊兩端 飾有鴟尾螭獸;簷下斗拱為四攢七鋪作,六抄單拱,兩柱頭有轉角斗拱,均系精雕細鏤的上乘佳作。對於研究明代木構建築很有參考價值。牌坊正中,懸有巨幅匾額,上書"開天明道"四個大字,為清乾隆湟中觀察史楊應舉手跡,筆力遒勁,瀟灑流暢,向來為遊人所稱道。原先,伏羲廟門前東西兩側,還有橫跨大街的兩座牌坊,面向相,上楣分別題有"開物成務"、"繼天立",與大門匾額之"開天明道"一樣,都是對伏羲功德的極端頌詞。廟門南面,與大門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戲樓,三間寬,兩層樓高,飛簷挑角,造型精巧,深受群眾喜愛。進大門牌坊,即入正門。此門五間門面,共寬十八米,進深兩間。正中門楣,原掛有祖籍天水的明代著名書法家胡纘宗所書"與天地准"巨匾一方,現懸掛"太昊宮"匾一,含義同"與天地准"相似,都是頌揚伏羲造福人類的恩德廣大無邊。伏羲廟的這座正門,雖也經清代局部修繕,但其主體部分,仍然保留了明代建築風格,實為難能可貴。至今,屋頂完整無損,正脊兩端施龍吻,尾向內,背獸齊全,中央置寶瓶;脊身飾纏技牡丹。這套質樸典雅、玲斑剔透的飾品構件,工藝、藝術價值相當之高,曾引起國內不少建築專家和藝術家的重視。
步入前院,可見院東有棵古槐,傳為唐代栽植。歲月流逝,已逾千年;雖然屢經兵燹天災,閱盡人間春色,至今依舊昂然挺拔,令人歎為觀止。迎面為一座碧瓦覆項、結構宏偉的大型古建築,就是文祖殿。此殿雖系清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重建,但其彩繪風格卻保持了明代暖色基調,向為專家所稱道。穿過儀門,來到中院。由於場面開闊,令人襟懷頓覺釋然。這裡是伏裁廟建築群的中心部分。正中位置為一月臺,殿、閣、亭、榭,高下相間,與院內星羅棋佈的株株參天古柏,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妙趣橫生。民間說法,前後院內原來共有古柏六十四株,是按照伏羲八卦推演的六十四個方位栽植的。現在尚存三十七株,冬夏常青,生機盎然。這些忘年古柏,現已成了珍貴的文物樹了。先天殿在中院月臺的當間部位。此殿異常宏大壯觀。看著它踞高淩空、莊重威嚴的風格,遊人往往嘖嘖讚歎。這座大殿通高二十六點七米,縱深十三點五米,面寬七間,通長二十六點四米,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風格建築。殿頂上覆琉璃簡瓦,正脊兩端亦施龍吻,垂脊、戧脊施螭獸仙人。正脊中有橋亭火珠,脊面乃飾纏枝牡丹。其奇巧精緻,耐人尋味。這座宮殿的門窗雕飾工藝,堪為上選藝術品,往往吸引不少遊人,由於為其精美的工藝所傾倒,而總是流連忘返。這些門窗,全系木質結構,上面鏤刻雕飾有金錢、艾葉、仙鶴、孔雀、蝙蝠、蝴蝶,還有二龍戲珠、鹿宿松下等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