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迎春花市介紹

廣州的迎春花市,早就名揚五洲,飲譽四海,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民俗景觀。每年的迎春花市,分別在廣州市的八大花街舉行,一是越秀區的西湖、教育路花市;二是東山區的大沙頭三馬路花市;三是荔灣區的荔灣北路花市;四是海珠區的江南西路花市;五是天河區的體育中心花市:六是黃埔區的大沙地花市;七是芳村區的花地花市;八是白雲區的新市大街花市。廣州花市一年舉行一次,每次由春節前年廿八開始,至年初一淩晨結束。

廣州的花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廣州獨有的傳統民俗。這與廣州的地理位置、歷史文化、民俗傳統不無關係。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為21.7℃,年降雨量為1982.7毫米,平均相對濕度為77%。廣州地區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繁花似錦,素有“花城”之譽。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環境,為各種花卉的成長提供了極佳的生長條件。

廣州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的文明歷史。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發祥地,歷來交通貿易十分發達,萬商雲集,經濟繁榮,是一個鮮花需求量很大的市場。早在西漢時期,陸賈出使南越國時,看見嶺南人士愛種花、插花、戴花,屋前屋後廳堂房內也都擺滿了花,便讚譽廣州人都是“彩縷穿花”的人。相傳在五代十國的南漢時代,南漢王的寵姬素馨是珠江南岸莊頭村的種花女,進宮後還一直愛好種花。王姬的愛花,帶動了王宮貴族的好花,進而又帶動了百姓們種花養花,並形成嶺南地區的民風。後人為了紀念這位王姬,就把嶺南特有的一種茉莉花稱為素馨茉莉。北宋大文豪蘇東坡貶謫嶺南時,非常驚歎這裡的景色,揮筆寫下了“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如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的詩句。由此可見,自古以來,花文化已經在嶺南的歷史上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促進了鮮花種植和銷售市場的形成和發展。

廣州花市的形成,可追溯到明朝。當時廣東羅浮山的藥市、東莞的香市、廣州的花市、廉州的珠市,稱為廣東“四市”。特別是廣州的花市,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遊客之多,舉國無雙。“夜有花市,遊人如蟻,至徹旦雲”。這都說明歷史上廣州花市規模之大,還形成了夜市,並有了相對固定的地點。到了19世紀60年代初期,分散的花市基本上固定在春節前幾天,這就出現了“除夕案頭齊供養,香風吹暖到人家”的景象。

廣州大規模的除夕花市定型於1920年以後。每年農曆臘月二十八開始至除夕深夜12時。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廣州人的生活水準空前提高,對花的追求更高。廣州花市的規模越來越大,花市的分佈越來越廣。在除夕前一個星期。廣州定點花市的主要街道就實行交通管制,有關部門開始為花農搭棚架攤檔售花。這些花架一層層沿街伸展,擺成幾條長廊。每個花市的出人口處,還搭起絢麗輝煌、雄偉壯觀的迎春花市牌坊。花農預早幾天就開始把一些大盆的花木陸續運來。臘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開始,那時十裡花街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