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的由來?

白馬寺是我國佛教的“釋源”(即佛教發源地),是佛教傳入我國後營建的第一座僧寺,建于東漢年間,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白馬寺位於洛陽城東邙山腳下,坐北朝南,長方形的院落,依次排列著五重殿閣,即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盧閣。大佛殿是全寺主體,殿頂九脊,綠瓦覆蓋,華美異常。牌坊式山門外立有兩匹雕刻于宋代的漢白玉石白馬,故稱白馬寺。

據《資治通鑒·漢記》、《魏書·釋老志》和《洛陽伽藍記》載,東漢永平七年(西元64年),漢明帝劉莊聞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即譴郎中蔡培等人出使天竺(印度),以求其法。蔡培等歷盡艱辛,到達大月氏國(今阿富汗一帶),遇天竺沙門(印度高僧)攝摩騰和竺法蘭,學佛教經典,獲釋迦牟尼畫像和《四十二章經》。水準十年(西元67年),蔡培邀攝摩騰、竺法蘭一起來到洛陽,在鴻臚寺(漢朝接待外國使節處)傳經佈道,並翻譯了《四十二章經》。翌年,雙明帝下令在洛陽雍門外建“招提”(即寺廟),取名白馬寺,以念白馬馱經之勞。之後,攝摩騰、竺法蘭又翻譯《十地斷結經》、《法海藏經》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 “水準求法”,佛教自此在中國盛大起來。

白馬寺規模宏大,頗有氣魄。寺內樓臺亭殿莊嚴宏偉,蒼松翠柏、花木幽深。門前兩株古柏為明代所植,距今已五六百年了。寺內有短垣圍繞的兩座偏院,是兩位高僧的墓地,圓形墓塚,青石圍砌,他倆居洛陽60餘年,圓寂於此。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