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隧道第一洞

如果您去旅順觀光旅遊,最好從大連——旅順南線公路前往,因為路經此線不僅可以飽覽旅順南部海濱四季各異的旖旎風光,還可以領略遼寧省最早的穿山涵洞,即黃泥川與白銀山洞那險奇壯觀的身姿與雄渾剛偉的氣魄。 .
1921年日本公爵山縣伊三郎任關東州長官時,出於長期侵佔與經濟掠奪的目的,積極宣導修建大連至旅順的公路。經過兩次勘測,選定經星海公園至河口,再折向蔡大嶺,經由黃泥川、龍塘、鹽廠至旅順,全長46公里。這條線路地質條件好,是大連至旅順相距較短的地段,但必須穿山越嶺,因此修建了黃泥川與白銀山洞這兩處隧道。 .
黃泥川洞由老座山半腰穿過,隧道在山頂以下66.6米,洞口海拔平均為57.6米,洞寬7.4米,全長254.2米,路線前進方向右側設有寬1.2米,高30釐米的人行道。隧道內部立牆用預製混凝土塊砌築,高1.85米。提拱線以上用紅磚襯砌,洞口拱圈外側面鑲砌花崗岩,洞內設有路燈照明,每隔30米一盞,洞口外15米處設有三角形指示燈,引導控制行車。白銀山隧道在結構設施上與黃泥川洞完全相同。隧洞在白銀山頂以下67米,洞口海拔平均標高65.7米。隧洞全長163.7米,略遜于黃泥川洞。 ,
這兩處隧道均於1921年勘察設計,同年10月由日本東亞土木企業株式會社大倉組、淺崎組、和賀組承包施工,1922年竣工,竣工時山縣伊三郎為兩處隧道題詞:黃泥川隧道東口為“黃泥對月”,西口為“老座宜風”。白銀山隧道東口為“白銀開利”,西口為“老鐵通津”。都是日本侵略者為掩蓋其本性,以當地風光為題故作風雅賣弄文墨之筆。曾分別刻在兩隧洞東西口壁上(“文革”中已被剷除)。修路時,又在道路兩側廣植胡藤、白楊、楓樹、珍珠梅等路樹。後來殖民當局又於1928年在大連一旅順南線搞了“旅大八景”,依次為黑石礁、淩水寺、小平島、蔡大嶺、老座山、龍王塘、玉乃浦、白銀山八處景點,這兩座隧洞均列其中,供統治者遊山玩水之用。
鬥轉星移,歲月在隧洞的花崗岩壁上留下了一層層青苔斑駁的漬痕。這兩處隧洞已歷經80載,至今仍是從南路溝通旅順與大連的重要交通孔道。雖然它們由日本人設計,但施工者卻是中國華工,從中可以看出我國早期建築工人汲取國外建築工藝顯現出來的才華與智慧之光,同樣成為慕名而來旅遊者趨之若鶩的必經之處,影片《九號機要員》、《東港諜影》與《熊跡》攝製組,也曾在此處拍攝過不少外景。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