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台寺為什麼被稱為“神州第一戒台”?

今日戒台寺的戒壇,其規模是在遼咸雍年間形成的,人們稱其為“天下第一戒壇”。其理由一是說這座戒壇大殿的規模在全國戒壇中最大;其二是,一般寺院只具有所授沙彌戒和比丘戒的資格,而戒台寺除了以上兩種受戒資格之外,還可授予俗家佛教徒最高等級的“菩薩戒”。
“菩薩戒”是佛教中俗家弟子所獲等級最高的;在這裡授了戒,領了戒牒,大約就相當於獲得了社科院的院士學位了。主持授菩薩戒的和尚被稱作菩薩戒師,是獲最高榮譽的僧人,菩薩戒師要接受受戒人的弟子之禮,即使是至高無上的皇帝也不能例外,因而寺院要取得授菩薩戒的資格和僧人要取得菩薩戒師的資格都是極不容易的,需要經過多方面嚴格的考察,獲得者可謂鳳毛麟角。戒台寺開壇受戒,必須奉有皇帝的批准(敕渝)。試問,天下的寺院哪一家有這樣的規矩?戒台寺始建于隋代開皇年間(581-600年)。隋朝的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崇信佛教,因而促進了佛教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在當時的幽州(今北京地區)也興建了幾座佛寺,戒台寺就是當時修建的,不過當初規模不大,也沒有什麼名氣,名叫慧聚寺。

唐代會昌年間,唐武宗喜好道教,佛寺基本上全部毀廢,慧聚寺也因此而荒廢。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200多年,一直到了遼代,慧聚寺才又復興,並開始步入了輝煌時期。

遼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鹹雍年間,著名的佛教律宗大師法均和尚來到了慧聚寺,他見慧聚寺雖然年久失修,帶領自己的徒弟,廣募資財,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慧聚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並在寺內建造了一座供說法傳戒之用的大型建築,這就是現今人們所見到的有"天下第一壇"之稱的戒台寺的大戒壇,經過法均對慧聚寺的整修和擴建,基本上奠定了戒台寺今天的建築格局。

當年歲末,遼道宗召見了法均大師,讓他在宮內講經
說法。遼道宗把自己親手抄寫的《大乘三聚戒本(以下簡稱為《禦制戒本》)授予了法均大師,並封其"崇祿大夫·守司空"的高爵。這件《禦制戒本》被佛教界公認為是律宗正統代表的信物,凡持有《禦制戒本》的人,就是律宗學派的領袖,因而這件《禦制戒本》就成為了戒台寺住持壇主歷代相傳的"鎮寺之寶",同時也奠定了戒台寺成為我國北方佛教最高學府和律宗聖地的崇高地位,戒台寺也因此而聲望日隆,香火繁盛。

法均大師于遼太康元年(1975年)三月初四圓寂,遂將《禦制戒本》傳給了其大弟子裕窺和尚,裕窺繼任為律宗學派的領袖,戒台寺的第二任住持壇主。裕窺和尚在戒台寺開壇傳戒40年,所度弟子多達500余萬,在當時的燕京聲譽極高,被朝庭封以"檢校太尉"的高爵。

遼天慶六年(1116年),裕窺律師寂化,遂將《禦制戒本》傳給了其師弟悟敏。天慶九年,遼天祚帝召見了悟敏,賜其穿紫袈裟,並賜其德號為"傳戒大師"。

朝代更迭,遼亡金興,但戒台寺依然香火鼎盛,繼續保持著律宗領袖的崇高地位。到了金熙宗時,悟敏因自己年老力衰,而將《禦制戒本》傳給了其同門師弟悟銖,繼續弘揚律宗佛學。悟銖曾任燕京管內右街僧錄,他繼任戒台寺第四任住持壇主之後,金熙宗召見了他,賜其穿"紫袈裟",並賜其德號為"傳菩薩戒文悟大師。"悟銖在戒台寺繼續開壇演戒,弘揚佛法,在燕京佛教界威望極高,是當時著名的佛學大師,後於金貞元二年(1154年)圓寂。

元代戒台寺最著名的僧人是月泉和尚。皇慶二年(1313年),月泉和尚任戒台寺住持,在此期間,他整修寺院,"增修產業",種植樹木,綠化荒山,並擴大了寺院的規模,此外他還"開堂演法",弘揚律宗佛學。

元代末年,由於戰亂,聲名顯赫的戒台寺受到了極大的損傷,幾近荒廢。
明代是戒台寺發展史上一個重要時期,明代帝后大多信奉佛教,對於名播四方的戒台寺尤為青睞,由皇家出資,對戒台寺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整修和擴建,使這座古?形成了現在的格局,今天的戒台寺基本上保持了明代的風貌。 在明代,朝廷把戒台寺置於皇家的直接控制之下,住持壇主由皇帝親自選派,並大多委以僧錄司的官職,寺內開壇授戒,必須有皇帝的敕諭,從而奠定了戒台寺在中國佛教界的重要地位。這些對於保護寺院,提高地位,擴大聲望,吸引佈施,繁盛香火等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宣德九年(1434年)朝廷撥出重金,委派當時著名的律宗大師知幻和尚主持,對戒台寺進行了長達7年的大規模整修,不但重修了天王殿、 大雄寶殿、伽藍殿、祖師殿等主要殿堂,而且還增建了經堂和僧舍,整修了山門和圍牆,"於是廊廡龍象,煥然一新"。 正統元年(1436年),英宗皇帝朱祁鎮召知幻和尚進宮,對他不辭勞苦,整修戒台寺一事加以褒獎,授其以僧錄司左講經之職。

正統五年,明英宗為戒台寺親題寺額,將慧聚寺改名為"萬壽禪寺"。英宗皇帝命知幻大師在戒台寺開壇演戒,並欽命無際、大方等10名高僧為傳戒宗師。知幻大師開壇傳戒,弘揚佛法。知幻大師被尊奉為明代戒台寺欽命住持,第一代開山大壇主。

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由朝廷出資,再次對戒台寺大殿等主要殿堂進行了長達兩年的維修。成化十五年六月二十二日,憲宗皇帝朱見深應司設監太監王永的奏請,寫下敕諭 ,為戒台寺劃定了四至,明令對戒台寺進行保護,嚴禁官員軍民諸色人等擾害寺院,盜伐樹木,牧放牛馬,作踐山場,私開煤窯,毀壞寺基,"敢有不遵聯命,故意擾害沮壞其教者,悉如法罪之不宥?quot;此外還加封當時戒台寺的住持德令律師為僧錄司右覺義,並將這道"敕諭"鐫刻成碑,立於寺中,將戒台寺直接置於皇家的保護之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由禦馬監太監馬玉出資,再次對戒臺式進行了為期7年的大規模整修。 明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輝煌時期。每年的四月初八是 “佛誕日”,即佛祖釋伽牟尼的生日,戒台寺開廟半個月,舉行盛大的“沐太子像”;的浴佛大會,僧俗人眾紛紛趕往戒台寺,馬鞍山上沿古香道兩側搭起了蘆棚,做生意的、進香的人們摩肩接踵,熱鬧非凡,從而形成了當時北京市民的一種風俗,稱為“耍戒壇秋坡”。

明代的戒台寺地位崇高,香火鼎盛,聲名遠振,規模龐大,是我國北方的一座重要寺院。 清代是戒台寺歷史上的又一個重要時期。清世祖康熙皇帝、清高宗乾隆皇帝曾多次來到這座千年古?,進香禮佛,遊玩留祝在此期間撥款重修殿宇,題寫匾聯,賞銀賜物,撰文賦詩,這些對於保護寺院,繁盛香火,提高戒台寺的地位,吸引佈施等方面都起了很大作用。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康熙皇帝巡視西山,在戒台寺駐輦,這是他第一次來到戒台寺。在留住期間,康熙皇帝 進香禮佛,參禪悟道,觀賞寺容,游山賞景。他深深地被這座宏?巨寺優美的環境,宏偉的建築,眾多的古跡,悠久的歷史所陶醉。

戒台寺所在的馬鞍山一帶盛產煤炭和石灰石,數百年來,附近的百姓採石燒灰,挖洞掘煤,已經威脅到了這座千年古?的安全。康熙皇帝瞭解到了這種情況,為了保護戒台寺,親筆撰寫了《萬壽戒壇碑記》,在碑文中明確寫到,“顧近寺諸山為產煤所,居民規利,日事疏劇,念精舍之側鑿山採石,良非所宜,爰命懶定四止而禁之。”明令保護這座千年古?,並鐫刻成碑,立於山門殿前。康熙皇帝還為寺內的主要殿堂題寫了匾聯。例如為大雄寶殿題寫了“般若無照”的橫匾和“禪心似鏡留明月,松韻如篁振舞風”的楹聯,為戒壇大殿題寫了“清戒”二字的橫匾。
乾隆皇帝曾先後四次來到戒台寺。乾隆十六年(1753 年),乾隆皇帝第一次來到戒台寺,寫下了《初至戒台六韻》的詩篇。戒台寺因為建有全國最大的戒壇,所以一直被世人稱為戒壇寺,而其正名“萬壽禪寺”反而知者甚少,自乾隆皇帝寫下了這首《初至戒台六韻》之後,金口玉言,等於給寺院賜了名,因而才有了戒台寺之稱,並且一直延用至今。

乾隆二十九年,乾隆皇帝第二次來到戒台寺,特意為活動松題寫了詩一首。

乾隆四十四年,乾隆皇帝三游戒台寺,寫下了《戲題活動松》二首。其一,“搖動旁枝老幹隨,山僧持以示人奇。 一聲空谷千聲應,借問神通孰所為”;其二,“老幹棱棱挺百尺,緣何枝搖本身隨?咄哉誰為挈其領,牽動萬絲因一絲。”

乾隆五十三年,7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第四次遊覽戒台寺,為寺內多處殿堂題寫了匾聯,其中為大雄殿題寫的匾額是“蓮界香林”,為千佛閣題寫的匾額是“智光普照”,楹聯是“金粟顯神光人天資福,琉璃開淨域色相憑參”, 為戒壇大殿題寫的匾額是“樹精進幢”,楹聯是“遍灑醍醐成雨露,長留華藏暉山林”。

晚清時期,道光皇帝的第六子,恭親王奕?,因朝庭內部的權勢傾軋,而從光緒十年(1884 年)開始,到戒台寺“養疾避難”,留住長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奕?出資整修了寺內的部分殿堂,著重改建了自己在寺內所住的北宮院,使之成為了一座環境優雅,景色秀美的“寺中花園”。奕?將北宮院改名為“慧聚堂”,因院內廣種牡丹花,所以人稱“牡丹院”。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攻入了北京,京城之中一片慌亂 ,很多與戒台寺結有善緣的人們都堅信,戒台寺的佛爺靈驗,可以保佑?嵌愎?獯謂倌眩?傭?追滋油猱涮ㄋ隆5筆鋇慕涮ㄋ錄負醭晌?艘蛔猗苣閹鈹?襖幢苣訓畝啻鏌磺?噯耍噌渲邪闥u絏淄蹀仍D的次子載瀅一家。

民國初年,戒台寺依然香火繁盛,幾位北洋政府的大總統曾先後來到這裡進香。第一位大總統袁世凱在來寺進香 時,為戒壇大殿題寫了“選佛潮的匾額。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來戒台寺進香,他見到明憲宗和清世祖所立的關於保護戒台寺的兩塊敕諭碑後,認為自己身為大總統,等於是皇帝一般,從而進行效法,題寫了《戒壇寺碑記》,碑文中明確寫到“共和以來,據法為戒台寺丈量地界,禁止開挖採煤,保護戒台古?不被破壞”的明令。

對戒台寺進行保護。這是最高統治者為戒台寺所立下的第三塊保護碑,三個不同時期的最高統治者明令保護同一座寺院,這在北京地區是極為罕見的,戒台寺獨享此榮,可見其地位之尊。徐世昌碑現立在千佛閣遺址前左側,蟠龍碑首,二龍戲珠金剛座,碑文四周環以龍紋,與右側的恭親王奕?所立石碑形制完全相同,顯然是將原有的一塊舊碑字跡打磨平後,另刻上自己所撰碑文的。民國十二年,德成律師圓寂,黎元洪親到戒台寺參加德成律師的葬禮,並且為其撰寫了碑文,後鑄鐵成碑,以示永存。這是迄今為止,門頭溝區境內所發現唯一的一塊鐵碑,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除了達官顯貴之外,在民國時期,不少的社會名流也與戒台寺結有善緣,例如京劇大師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等人經常來此小祝
解放後,遵照陳毅副總理的指示,北京市園林局於1956年8月17日正式接管了戒台寺,並進行了簡單的整修,開闢成為了旅遊景點。當時的戒台寺公園不收門票,遊人可以自由地參觀遊覽,也可以燒香拜佛。

1957年10月28日,戒台寺被北京市人民委員會定為北京市的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1月,從門頭溝的河灘至潭柘寺的公路建成通車,途經戒台寺,從而為戒台寺的旅遊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1959年,朱德委員長到戒台寺遊覽時,對戒台寺的管理工作做出了具體的指示,遵照朱德委員長的指示,戒台寺加強了管理工作, 並且進行了小規模的維修,使到戒台寺的遊人日益增多。

1977年,北京市政府決定修復戒台寺,1980年投資350萬元,開始對戒台寺進行大規模的整修。修繕了殿堂,重塑了佛像,整修了道路,增添了齊全的旅遊服務設施。1982年7月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上通過《北京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把戒台寺列為重點建設的旅遊景區之一。同年8月1日,戒台寺開始重新接待遊人,12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 1996年12月15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戒台寺升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底,經有關部門批准,戒台寺進駐了僧人,恢復宗教活動。今天的戒台寺風景區經成為既有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優美的自然景觀,又有現代化的服務設施和娛樂設備,交通方便 ,條件優越,年遊客總數達數十萬人次的北京市旅遊風景名勝區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