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提線木偶誰知道

泉州木偶藝術,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目前我國木偶戲中歷史最長的稀有劇種。千年來,泉州傀儡戲既充分發揮其巫文化潛質和"溝通人神"的獨特功能,與道教等宗教科儀活動相結合,成為泉州乃至閩南語系地區民眾生、老、病、死等人生禮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又以其獨特技藝和精彩演出,成為一般民眾、乃至士大夫文人雅俗共賞、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藝術。

泉州傀儡戲,古稱"懸絲傀儡",今稱提線木偶戲。源于秦漢。晉唐時隨中原族南遷入閩。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區流行。歷經宋、元、明、清、民國從未間斷。

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閩南民間俗稱"嘉禮",又名線戲。唐末王審知入閩稱王時,傀儡戲隨之傳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間廣為流傳。明代的泉州傀儡戲已脫離了屬於片斷、雜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夠演規模宏大的歷史戲了。

清朝道光、鹹在年間,木偶製作技術大大提高了,藝人們根據《目蓮》、《西遊》、《封神》等戲的特點,創造了不少花臉、鬼臉頭像。同時改進了活動頭像,把木偶又前推進了一大步。
提線木偶,古稱"懸絲傀儡",由偶頭、籠腹、四肢、提線和勾牌組成,高約兩尺。偶頭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內設機關,五官表情豐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槍弄棒,筆走龍蛇,把盞揮扇,妙趣橫生;腳分赤、靴、旦3種, 勾牌與關節間有長約3尺的提線。近年來,木偶舞臺演出區域擴展, 泉州木偶劇團提線表演佔據整個舞臺空間,提線可達6尺,難度大,但表現力大增。

泉州木偶偶長2.5尺,提線一般為16條,多則30條, 因動作和角色需要增刪,集中於"交牌"之上,佈線合理,線規謹嚴,動作靈活而真實感強。

舊式戲棚為平面戲臺,僅設生、旦、北、雜四個行當。當代以來,出現立體天橋式舞臺,增設地台,表演區擴大,縱深感增加,舞臺調度日趨靈活。木偶造型因演出而變化,有時一個角色會由提線、杖頭、掌中混合操縱,如《火焰山》的鐵扇公主;線偶的操縱也由一人增至雙人,豐富了表演的細節

泉州線戲班的戲箱裡擁有偶人36個,"生旦淨末醜,神仙老虎狗",無所不能;而且演出有"傀儡簿"(文字腳本)。"四美班"保留劇目500多出, 包括"說嶽"、"水滸"、"西遊"、"目連"及稀有的《張飛私奔》、《韓湘子》、《封神榜》等。

線戲是典型的"演員中心制",表演乃其核心,因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清末,泉州龍班的林承池等能演拔劍、撐傘,虎班何綻可瞬間完成擱腿、出手、握劍、轉目四個動作;近代及今,張秀寅的白素貞(《白蛇傳》),謝禎祥的伍員(《臨潼關鬥寶》),黃奕缺的小沙彌(《水漫金山》),均以線功高超、設計奇妙、形神兼備、個性豐富而飲譽劇壇。

歷經千年不間斷傳承與積累,泉州傀儡戲至今保存 700 余出傳統劇碼,比如有一出"木蓮救母"這齣戲可以連演7天7夜,就是白天也演,晚上也演,可以連演7天。所以,泉州提線木偶的傳統是很深厚的,這也是它的特色。在全國各類木偶戲中,泉州提線木偶戲是唯一仍有自己劇種音樂的戲種,包括由 300 余支曲牌唱腔構成的獨特劇種音樂"傀儡調"(包括"壓腳鼓"、"任鑼"等古樂器及相應的演奏技法),並且形成了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線功夫 "傳統基本線規"和精美絕倫的偶頭雕刻、偶像造型藝術與製作工藝。

我知道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