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一下山西省吧

旅遊概況

山西省地處黃河中游。黃土高原中部,東西兩側有太行山、呂梁山,南北兩端是中條山、琱s,黃河流經西南省境。面積15.6萬平方公里,人口3000萬。省城太原是一座重工業城市,其它重要城市有大同、陽泉等。
  山西礦產資源豐富,是全國“煤炭之鄉”,鐵、鋁、銅等礦產資源也很豐富。經濟以能源重化工為主,鋼鐵、重型機械、鹽化工、電力等工業較發達,輕紡。化纖等輕工業也較發達。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晉。悠久的歷史留下眾多的文化遺產,加上複雜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山西現存的古建築居全國之首,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有50處,省級400多處。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五臺山,寺廟群集千年之萃。其中,以我國現存最古的木構建築南禪寺。集北魏至清代多種建築為一體的佛光寺及顯通寺,塔院舍利塔最為有名;建於北魏的琱s懸空寺懸於懸崖峭壁之上,以驚險奇特著稱;太原的晉祠是形式多樣的古建築薈萃的遊覽勝地;平遙古城是全國現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芮城永樂宮是典型的元代道觀建築群,宮內壁畫是我國繪畫藝術的珍品;永濟普救寺是《西廂記》。《鶯鶯傳》故事發生地;解州關帝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武廟;雲崗石窟是全國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氣勢雄偉。雕刻精細;應縣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國最高的古木構建築;因拍攝《大紅燈籠高高掛》而聞名的祁縣喬家大院,加上祁縣渠家大院。靈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組成山西晉中的大院民俗文化。山西名山大川遍佈,自然風光資源豐富優美。北嶽琱s是五嶽之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綿山氣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勝地,晉國名臣介於推攜母被燒死於此山;北武當山、靈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點;黃河壺口瀑布是僅次於黃果樹瀑布的全國第二大瀑布,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山西還建有龐泉溝、蘆芽山、曆山、莽河等自然保護區,風景秀麗。景致各異,有古樹名木,珍稀動物出沒,褐馬雞是國家珍稀動物。
  山西是老革命根據地,革命活動遺址和革命文物遍佈全省。著名的八路軍總部舊址,黎城黃崖洞八路軍兵工廠,文水劉胡蘭紀念館等。
  山西的土特產品種類繁多。杏花村汾酒是我國古老的歷史名酒,色如水晶美玉,清香純正,味美無窮,暢銷國內外;山西老陳醋甜綿酸香,不僅調味上佳,還可消食、美容、殺菌;沁州黃小米形如珍珠,是皇家貢品;平遙牛肉色、香、味俱全;清徐葡萄,汾陽核桃。柳林木棗。同川梨。太原頭腦等土產名吃也是風味各異、回味無窮。
 

山西簡稱晉,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300萬。她東依太行,西憑黃河,南接中原,北通大漠。地質、地貌、水文、氣候等條件的複雜多變,為她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急流瀑布、珍貴生物等自然景觀錯落其間。既有太行峽谷之險峻,又有壺口瀑布之雄奇;既有北嶽琱s之偉岸,又有涓涓蟒河之清秀。巍巍呂梁山,滔滔黃河水,人說山西好風光,名山大川盡秀麗。

  山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大量的考古材料和文獻記載表明,早在180萬年前,我們人類的祖先就已經開始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相傳,華夏民族的始祖女媧、黃帝、炎帝曾在山西南部一帶活動,在那裡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有關他們的美好傳說,相沿有他們活動的遺跡。1978年因首先在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發現而得名的陶寺文化,以其豐富的依存、深刻的內涵,向世人生動地再現了華夏族的形成和文明的產生。陶寺文化距今4 500-4 000年,它的分佈面積約2 500平方公里,北抵霍太山,南到峨嵋嶺,東達太嶽山,西至黃河,基本以山西晉南臨汾盆地為限。已發現的遺址有百餘處,從400萬平方米到百萬平方米不等。遺址中發現的眾多聚落遺存表明:當時在生產力獲得發展的前提下,作為進入文明的基本要素,如社會分工、私有制和階級、禮樂制度和王權、早期的都邑國家等都已具備。更為重要的是,陶寺文化所呈現的社會形態、地望和年代,與古史典籍中關於堯、舜、禹的記載正相吻合,這就為我們探索華夏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實物依據和典型例證,充分說明了山西晉南在中國文明起源中的核心地位,是中國文明起源的“直根”。“堯都平陽,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史記》中的記載明確了山西在這一時期的中心地位,華夏圖騰中國龍在這裡略具雛形,最早的“中國”也出現在這裡。

  夏、周時期,山西一直是華夏族的主要活動區域。“春秋稱霸晉為先,戰國七雄有其三”。晉文公所締造的霸業綿延長達150多年,是春秋各國中稱霸時間最長的。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使得晉國成為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之一,而晉侯墓地也成為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有力證據。漢唐以降,北魏定都平城,李唐肇興太原,山西是連接中原和北方各民族的咽喉要塞,也是傳輸各民族極具魅力的燦爛文化的通道,從而成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舞臺。宋元時期,山西又成為中華戲曲的搖籃,繁盛于晉南的民間雜劇豐富了中華戲曲寶庫,保存至今的古戲臺成為歷史的見證。明清以“晉商”代表的山西貿易經濟非常發達,“山西票號”譽滿全國,這是中國銀行業的早期雛形,其業務遠涉全國大多數地區和歐亞許多國家,盛極一時。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山西是全國重要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留下了大量革命文物和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山西人傑地靈,代有英才,湧現出許多影響中國歷史進程的人物,他們的名字彪炳史冊,名傳千秋。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山西留下了非常豐富厚重的文化資源。全省已經查明的舊石器時期文化遺址近400處,而舊石器早期遺址就有150多處,位居全國之首。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1 000多處,是黃河流域新石器時期文化的中心區域。全省現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1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51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 600處。宋、遼以前的木構建築105處,占全國同期同類建築總數的70%以上。全省現存古建築18 118處,是全國最多的省份。以廟、寺、塔、城、石窟、遺址、古代壁畫、彩塑、石雕等為代表的山西文物,底蘊厚實,品質超群,在全國古代文物中佔有很大的比例,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山西是國內現存唐代以來彩塑最多的省份,共有12 712尊:現存高品質的漢唐至明清寺觀和墓葬壁畫24 000平方米,北魏至明清石窟寺300多處。山西是現存長城朝代跨度最大的省份,戰國至清代十個朝代長城共2 500多公里,其中東魏、北齊、隋、宋四朝長城為山西獨有。山西是中華戲曲的搖籃,現存古戲臺2 888座,其中元代戲臺和元代戲曲壁畫全國獨有。山西現存文物大多是人文遺跡,有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從大同北魏開鑿的雲崗石窟、應縣遼代木塔、佛教勝地五臺山、太原晉祠古典園林、榆次常家莊園、祁縣喬家大院、平遙商業古城到洪洞古大槐樹、平陽故都堯廟、襄汾丁村文化、運城解州關帝廟、芮城永樂三清宮等,處處都是歷史悠久、建築宏偉、藝術精湛、文化深邃,構成了“華夏文明看山西”的歷史長廊與多彩畫卷。

  不少的山西人,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歷史的進程,留下了深深的足跡。遠古時期,黃帝、炎帝等部落領袖就曾在山西南部活動,當地至今仍流傳著許多有關他們的傳說:炎黃大戰蚩尤、黃帝掃土設壇、炎帝教稼、嫘祖養蠶……而他們的傳人堯、舜、禹則更以晉南為創業基地,築宮室、建國都、耕曆山、治龍門……,鑄就了中華遠古文明的輝煌。春秋戰國時期,三晉大地,風雲際會,英雄並起,智者如雲。晉文公決戰城濮,稱霸中原;卜子夏設學西河,薈萃文傑;韓非綜匯法家,荀況援儒入法,氣壯山河,影響深遠。及至漢魏,三晉雄風,一脈相傳。衛青、霍去病北擊匈奴,捍衛邊疆安定;霍光輔佐四朝,維繫社稷安危;關雲長誠信忠義,高山仰止;郭林宗遊學關洛,世人景行。拓跋s昕S幢蔽夯掛朢?牡奐鈾俸夯[捘秏{?炟V驕C昀玫姆至延胝鉸遙r俳諏U鉯妧S禿鶴迕褡迦諍蝦臀幕[渙鼇J?剖逼塚怔熅w魑k僕醭n似鷸氯曈~g輪卣潁t暈y?瞥U比倬僮闈嶂亍N娜搜攀浚u詛《聹汏笙b噸賑{z啞]鉤觶_壩酈z?錟浚vf弦徊懵?保_按竽葷Z討保q?勇淙趙病薄M踔熊g?蹺_O拙右住?巒?蕖覛轗旼k拋櫻|沽形難鬥_隆K臥q醞`怔熅u任b褡迦諍現?兀vkP狽轎幕t捰瞍悻棜棲鵊?Y夢剩溫a嶙雜辛柙票剩w睾呵洹?9庾媯悚V??槿思涫隆a繞鷯諫轎髂喜康腦泳緗?緯?歟捏wS蠊邸C髑迨逼塚v登嘀韝擄林粗顆捌??櫸?憧沙頻潰喪L閃J煜鋁遲hfR恰?繃?雜忻爛}=G套慵#o榧岸簏蓱E↘杉翉d焙牛斐褎棶@蓖ㄡ椋|閫採潾娹踾y宋錚y箍唇臒?

山西的地理特徵是該省的週邊有黃河流過,而境內又有不少山脈,因而它具有“表裡河山”的美稱,意指“外面有河、裡面有山”。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從山西流過,在吉縣附近形成了世界聞名的黃河壺口瀑布,該瀑布落差可達30米,水霧澎湃,氣勢磅?;距壺口十幾公里的河津段又有氣壯山河的“龍門三激浪”;此外還有陽泉的娘子關飛瀑、甯武天池、運城鹽池、陽城蟒河等,這些都構成了“表河”。
此外,山西境內有五嶽之一的琱s、佛教聖地五臺山以及天龍山、靈空山等眾多國家級、省級風景名山,這些山不僅是華北地區的“屋脊”,也構成了山西的“裡山”。

古建築

山西古代建築居全國之冠。現存元代以前的木結構建築450多處,占全國現存同期建築的70%以上。山西古建築不僅數量大,而且種類繁多。古代寺觀、宮殿、石窟、雕塑、壁畫、古塔幾乎遍佈全省各地,素有“中國古代建築博物館”、“彩塑、壁畫藝術的寶庫”之美稱。
山西境內有4座唐代木結構建築;3座五代時期的建築:即平遙縣鎮國寺萬佛殿,平順縣大雲院正殿和龍門寺西配殿;還有建于宋元時期的太原晉祠聖母殿、大同華嚴寺等。
山西共有古塔280餘座,跨越了從北魏到清代1000多年的歷史。五台縣佛光寺六角形祖師塔,是北魏遺留下來的唯一古塔建築。應縣佛宮寺釋逸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木結構高層建築。太原天龍山童子寺燃燈塔,洪洞縣廣勝寺飛虹琉璃塔,五臺山塔院寺白塔,永濟縣普救寺鶯鶯塔等,在我國古建築中都有獨到之處。
在山西古建築中,城池和民居佔有重要地位。平遙城和城牆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城和城牆。為明代所建,城高10米,周長6.4公里之多。城內古寺廟、市樓、街道、店鋪都保留了原來的格局和傳統風貌。襄汾縣丁村民居,是明清時期山西典型的民居,集中反映了山西古老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古戲臺

山西戲曲歷史悠久,特別是晉南地區是我國戲曲的發祥地之一,所以人們把山西稱做是“中國戲曲的搖籃”。
山西共有54種地方戲曲,種類居全國之首。因而,作為中國戲曲發展重要標誌的戲臺自然也就很多,據統計,至今山西保存的古戲臺有2886座,其分佈幾乎遍佈山西各個地區,其中最古老的元代戲臺有6座。據戲曲史學家研究,元代是中國戲曲大發展的時期。當時的山西省南部,村村有廟,有廟就必有戲臺。
位於臨汾市魏村牛王廟的元代戲臺更是全國馳名。它建於1293年,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戲臺。元代的戲臺大多採用樂樓形式,平面呈正方形,三面有牆,正面當台口,無前後場之分。戲臺的建築結構為“井”字形框架,頂部有單簷歇山頂或十字歇山頂兩種形式。古戲臺是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的寶貴的實物資料。

石窟藝術

山西是石窟藝術的寶庫,石窟寺和摩崖石刻遍及全省達46處之多,其中著名的有雲岡石窟、天龍山石窟、羊頭山石窟和龍山石窟等。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是我國著名三大石窟之一。它依山而建,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53個,佛像、菩薩、飛天等造像5.1萬餘尊。石窟鑿於北魏,從開鑿到完工歷時近50年,參加開鑿的工匠達4萬多人。石窟中石雕眾多,大的高達十幾米,小的只有幾釐米,形態神采都很動人,在我國藝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天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20公里天龍山腰東西兩峰,共21窟。各窟開鑿年代歷經魏、齊、隋、唐四個朝代,以唐代為最多。石窟中雕像體態生動,姿式優美、刀法洗煉、衣紋流暢,是石刻藝術中的精品。
羊頭山石窟位於高平縣城東北18公里的羊頭山。鑿於北魏太和年間,共有石窟40余洞,充分體現了當時的藝術風格和雕刻水準。
龍山石窟位於太原市西南20公里的龍山山巔,是我國罕見的道教石窟。開鑿于元朝初年,現存石窟8龕,分別刻有虛皇、三清、七真等道教諸神像40餘尊。雕工樸實,衣著莊重,與佛教石窟藝術風格迥然不同,是道教石窟藝術中的珍品。

更多文章